硅衬底/铱/外延金刚石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及实验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ianme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刚石因其极佳的物理化学性质,可应用于各种高端的科技领域,单晶金刚石,特别是大尺寸、高质量的单晶电子级金刚石,更是由于结构完整、纯度高、缺陷密度低而备受关注。这样的金刚石单晶片需要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同质外延和异质外延是两种不同的实现途径,其不同点在于生长金刚石所用的衬底。同质外延以高温高压法制备的金刚石单晶片作为衬底,而异质外延则以非金刚石材料作为金刚石生长的衬底材料。选择合适的衬底是金刚石异质外延生长的首要步骤,一般认为在Ir(100)上生长的金刚石具有最高的质量,但是对于该现象的解释,以及对金刚石外延生长过程和机理的描述还不够完整。另外,Ir(100)薄膜仍然要生长于其他底层衬底之上,考虑到衬底面积的扩展、热膨胀系数的匹配等理论与技术因素,需要对衬底的结构进行设计,以及了解衬底各层之间界面的相互作用与结合能力。本文即从这几个方面对金刚石在铱薄膜上异质外延生长的过程和机理进行了研究,总体上分为模拟和实验两大部分。模拟部分主要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CASTEP程序(集成于Materials Studio 2017软件)进行,另外对于生长动力学过程的描述使用了分子动力学模块Forcite。实验部分主要包括金刚石异质外延生长衬底的制备和金刚石在Ir(100)上的形核与生长。本文首先给出了设计金刚石生长衬底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理论因素与技术因素,从而设计出Si(100)/TiN(100)/MgO(100)/Ir(100)的适合金刚石异质外延生长的衬底结构。本文中对MgO(100)衬底上生长Ir(100)薄膜的过程进行了模拟,从一次形成能和分步形成能两个角度对生长过程的能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沉积速率可以提高Ir(100)薄膜的生长质量。为了扩大金刚石异质外延衬底的面积,可以使用Si作为最底层衬底,因此涉及到Si/TiN、Si/TiN/MgO等薄膜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本文同样对这些衬底之间的结合和化学键作用进行了描述,对TiN过渡层所起到的粘接作用机理进行了解释。之后,根据吸附和脱附两个模型,从能量的角度对于C原子在Ir(100)上的溶解-析出过程进行了研究,并与C原子和Ni、Cu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能量变化进行对比,进而对Ir功能层的唯一性进行了说明,从可行性和实现性两个维度,对金刚石异质外延衬底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自由吸附过程结束后,C原子位于Ir薄膜表面之上的结构是稳定状态,而如果C原子从Ir功能层亚表面析出,则在亚表面接近表面的位置有一个亚稳定的过渡态结构。因此,在C原子浅注入于Ir功能层亚表面的过程中,在C原子浓度较低时,C原子将停留于亚稳定位置;而升高C原子浓度,C原子会最终析出并在Ir表面上方稳定。这样的溶解-析出过程可以持续进行,并有利于最初的金刚石晶核的形成,以及为金刚石初级晶核的位置和取向微调提供能量,使初级晶核可以聚集生长,并达到相近的取向。金刚石生长是生长室内的各种粒子与衬底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对生长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对Ir(100)/金刚石界面之间的化学键和微观应力进行了分析。形核过程中,可以通过衬底施加负偏压提高金刚石形核密度,本文认为偏压增强形核(BEN)法的主要机理是C原子浅注入于Ir功能层的亚表面,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了偏压范围,能够与实验结果很好地符合。当C原子浓度增加时,对C原子析出和初级晶核形成的过程进行了解释。在金刚石生长过程,给出了金刚石在Ir(100)的生长过程中的能量和构型变化,并认为在生长过程中,应控制碳源浓度,使得晶核与晶核间间隙尺寸相当,有利于晶核后续的连接。同时,形成的晶核取向一致性良好,晶粒之间夹角较小(<4°)时,可以形成取向一致生长。本文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方法制备了Si/TiN/MgO叠层,为衬底尺寸扩大提供了可能,其中提出了薄膜制备过程的技术参数之间的协同作用等理论。在MgO单晶片上利用电子束蒸镀方法外延了高质量、表面原子级平滑的Ir(100)薄膜,并继续利用微波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系统进行了金刚石的形核和生长。在金刚石生长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晶核的形成与聚集、晶界的连接等过程,很好地支持了模拟结果,证明了Ir功能层对金刚石外延生长的有益作用,对金刚石异质外延生长过程进行了完整的描述,指导了外延过程中技术参数的选择。同时,提出了外延可互换性的概念,并在金刚石衬底上外延了Ir(100)薄膜,为后续异质外延辅助同质形核、衬底图形化等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其他文献
"交互工具"是一种可以将知识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的技术,是将信息科技引入教学领域的重要形式,其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实践能力,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的交流互动,打造趣味、活跃、高效的教学环境。"交互工具"的引入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壁垒,本文以数学教学为例,思考如何借此工具实现小学生探究性学习。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成果被应用到数学教学中。交互工具也是科技和教学的结合产物,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其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交互工具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巧用交互工具,创设教学情境生动性和直观性是交互工具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交互工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工具为学生
期刊
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总体目标、教育任务不同、学生年龄、认知水平、心理发育的不同,因而在教材的设置、教学的讲授、知识训练上初高中的衔接有着一定程度上的断层如何让学生找到有效语文学习的途径尤为重要。本文对高中语文和初中语文学习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从四个转变入手,为学生找到学习语文的途径。
对于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真实英语语言环境的创设十分重要,这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然而,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中,由于语言环境的缺乏,导致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不利于英语能力的提升。鉴于此,笔者将结合自身所学的教学理论及相关知识,浅谈教师应如何巧用情景教学法,打造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情境教学法指的是教师通过创设表演情境、问题情境、话题情境等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自学的育人方式,具有参与性及启发性。初中英语语法课上应用情境教学法的价值如下:其一,简化、模拟情景,利用与实体相近的形象启发学生思考,带给学生真实感,助其投入情感并获取体验,
期刊
初中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学科,需要加强学生应用意识培养。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学科的教学时,首先要能够激发初中生学习英语学科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学习。而情景教学法便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初中英语教师在应用情景教学时,便可以通过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课堂互动,借助信息技术等方法,让初中生在英语课堂当中吸收更多的理论知识。教师通过情景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初中生学习英语学科的兴趣,还能够让初中生在
期刊
英语是初中生所需要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但是很多初中生对英语学习没有强烈的兴趣,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很多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比较枯燥,不是让记忆单词,就是让记忆句型,甚至还要背诵英语课文。这样的教学模式确实无法提升初中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基于此,在英语课堂中有效应用情景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可有效激发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期刊
情境教学最重要的点在于为学生创建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只有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以及深入探索和钻研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
以情景教学模式为研究内容,对其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予以讨论,希望能在尊重情景教学地位的同时,推动初中英语教育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越来越紧密,两国之间的交往离不开语言的交流,而英语作为世界上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的语言,自然也成了高素质人才必须要掌握的一门语言。我国一直都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初中英语作为学生储备英语基础知识,熟练锻炼英语口语的重要阶段,采用情景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高效地学习英语,同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对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对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