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对汉画像中狩猎图进行的专题研究。汉画像是汉代典型的艺术作品,被誉为石头上的史诗,它内容丰富,气势雄浑,造型奇特,风格劲健,其中有很多关于狩猎的图像,这些图像集中在陕西、山东、河南、江苏等地,狩猎又称田猎、羽猎、校猎、畋猎等,它是研究汉代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农耕社会之前,狩猎是人类最重要的谋生手段之一。人们捕获了猎物后,食其肉、衣其皮。随着社会的发展,狩猎的性质和意义也发生了改变。狩猎既可以用来丰富庖厨、招待宾客,又可以娱乐生活、选拔人才、军事操练及保护农业生产等。除了实用性的目的外,狩猎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为祭祀天地神灵与祖先准备必要的牺牲品。在对这些方面进行学术梳理的基础上,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概括总结狩猎图的构成,分析狩猎图的区域安排及狩猎的种类;其次,对狩猎图的祭祀性进行探讨。《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狩猎与当时的国家大事——祭祀活动和军事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论文阐述了祭祀的由来、解读汉代的射礼、分析狩猎的祭祀意义等;再则,对狩猎图的现实性进行分析,从狩猎的源起谈起,进而对狩猎的娱乐功能以及军事价值进行一一分析;最后,研究了狩猎图的艺术性,初步探究了狩猎图的审美、刻划及构图特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