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在日益强烈的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经济价值观的弊端日益凸显,新生经济价值观也出现了倾斜和偏颇。处于新旧经济体制交替的人们,陷入了两种体制的双重价值观念的困扰之中。因此,构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经济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步伐,显得必要而且紧迫。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价值观的研究,离不开其丰富的的理论背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价值观为主导,对经济建设实践中的创造性成功经验的总结,并结合新的实际逐步提出和建立起来的。本文拟从经济哲学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经济价值观进行初步探索,并进一步指出其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的构建提供的学理支持和经验示范。
文章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经济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经济价观做研究概述,并指明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梳理马克思经济价值观的形成历程。马克思在借鉴费尔巴哈和西斯蒙第的抽象人本主义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经济学以及资本主义的经济事实进行批判,吸收了其中的合理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经济价值观,并将其纳入他的唯物史观,最终建立了以经济规律为依托的结合了生产力原则和人本原则的科学的经济人本主义。第三部分,介绍马克思经济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以现实的人为价值基点,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劳动为本位的价值取向,以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第四部分,探讨马克思经济价值观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构建的可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