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甘薯茎线虫的苏云金芽胞杆菌筛选及特性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r791154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薯茎线虫病是制约我国甘薯生产的三大严重病害之一,近年来已成为北方薯区最严重的病害。传统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方法主要有轮作换茬、药剂防治和选育抗病品种等,但因其高投入低效率和产生的环境问题而暴露出很大的局限性。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由于其特异性的高毒力、对人畜无害和不污染环境等特点,作为农业生产上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微生物杀虫剂已得到一定应用,但是到目前为止利用Bt防治甘薯茎线虫的研究却未见公开报道。本研究以已经报道的对一些动植物寄生线虫有活性的Bt菌株为供试菌株,筛选得到了对甘薯茎线虫具有高毒力的YBT-008菌株,利用SDS-PAGE、LC-MS和PCR等方法验证了YBT-008可编码的四个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yt2Ba、cry11Aa、cry4Aa和cry4Ba,进而构建重组载体并使其表达,最后分别测定了已表达蛋白对甘薯茎线虫的杀虫活性,旨在寻找到杀甘薯茎线虫的Bt新型基因和蛋白资源。1.筛选了一株对甘薯茎线虫具有高毒力的Bt菌株YBT-008。初筛以已经报道的对动植物寄生线虫有活性的12株Bt菌株为供试菌株,提取其杀虫晶体蛋白,分别测定在3d和7d时对供试线虫的致死率;初筛得到了三株对供试线虫致死率在50%以上的Bt菌株;将其生测样品稀释两倍后,按同样方法进行生物测定,此为复筛。通过初筛和复筛我们得到了一株对甘薯茎线虫具有高毒力的Bt菌株YBT-008,相较其余菌株杀虫效果明显,其对甘薯茎线虫的LC50值为203.76μg/mL。2.验证了YBT-008可编码的四个杀虫晶体蛋白基因。镜检观察到YBT-008在芽胞形成过程中可形成具明显形态特征的伴胞晶体蛋白,通过SDS-PAGE和LC-MS分析,鉴定出YBT-008可产生Cry4Aa、Cry4Ba、Cry11Aa和Cyt2Ba四种杀虫晶体蛋白: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对上述四个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的PCR扩增进步验证了YBT-008基因组内含有cyt2Ba、cry11Aa、cry4Aa和cry4Ba杀虫晶体蛋白基因。3.克隆并表达了cyt2Ba、cry11Aa、cry4Aa和cry4Ba四个杀虫晶体蛋白基因。设计带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扩增上述四个基因的全长编码序列,将其连接到穿梭载体pHT304上,并转化到Bt无晶体突变株BMB171中,镜检和SDS-PAGE结果表明上述四个蛋白均已获得表达。4.检测了Cyt2Ba和Cry4Ba对甘薯茎线虫的杀虫活性。提取上述表达成功的晶体蛋白,分别检测了其对甘薯茎线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Cyt2Ba在3d和7d时的杀虫效果明显,Cry4Ba的杀虫效果并不明显;因Cry11Aa和Cry4Aa的表达量不高,因此其表达系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优化,然后再检测其杀虫活性。
其他文献
本文对国内外沥青产品质量及性能进行了详细的文献调研,以济南炼油厂沥青产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原料组成及产品性能,对比国内外同类产品性能,找出了沥青产品某些指标不能满足标准
本实验通过对PLA进行熔融接枝改性以制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乳酸(PLA-g-GMA),将接枝物作为增容剂加入到聚乳酸/木粉(PLA/WF)复合材料中进行研究,以期对PLA与WF的界面
本论文首先概述了无机纳米粒子及其蒙脱土的特性,并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研究进展情况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本论文以透明尼龙为基体,有机蒙脱土(OMMT)、改性纳米
学位
学位
双酚F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主要用于合成环氧树脂,聚碳酸酯等。除具备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大部分优良特性外,双酚F型环氧树脂的主要优势在于其低粘性,并且,在使用过程
淀粉主要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其中直链淀粉含量的高低是决定稻米品质及其用途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水稻胚乳中淀粉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可改变稻米中直链淀粉的含量,进而选育优质或者特用的水稻新品种。本研究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基因的方法将包含Waxy(Wx)基因过量表达结构和SBE3基因RNA干涉结构的复合表达载体导入粳稻品种日本晴中,有效地调控了Wx基因和SBE3基因的表达,进而提高了稻米胚乳中直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