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g-GMA的制备及其对PLA/木粉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g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通过对PLA进行熔融接枝改性以制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乳酸(PLA-g-GMA),将接枝物作为增容剂加入到聚乳酸/木粉(PLA/WF)复合材料中进行研究,以期对PLA与WF的界面相容性进行改善。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利用双螺杆挤出机为反应器通过熔融反应挤出法制备了PLA-g-GMA。通过1H NMR和FT-IR对产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了GMA在PLA主链上的成功接枝。通过对产物进行纯化处理后利用返滴定法对产物的接枝率进行了测定,对反应挤出的工艺(反应温度、GMA用量和DCP用量)进行了探讨。发现当温度为185℃,GMA用量和DCP用量分别为PLA质量的20%和0.8%时,PLA-g-GMA的接枝率达4.33%。PLA经反应挤出后分子量发生降低,分子量分布也变宽,表明PLA在挤出过程中发生了降解;同时发现随着接枝率的增大,接枝物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呈现降低的趋势;经反应挤出后,PLA-g-GMA在玻璃态下的储能模量基本不变,但是热变形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随接枝率的增大而降低。通过熔融挤出-注塑工艺制备了聚乳酸/木粉(PLA/WF)复合材料,将上述的接枝物PLA-g-GMA作为增容剂添加到复合材料中,研究接枝物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PLA-g-GMA(4.33%)含量的增加,共混材料的拉伸、弯曲以及抗冲击强度都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都在增容剂含量为15%时达到最大值,其拉伸、弯曲和抗冲击强度相对于未增容的复合材料分别提高近31%、22%和35%,扫描电镜(SEM)测试也发现添加增容剂后的PLA/WF材料断面的空洞更少,呈现出更好的界面相容性。同时发现随着PLA-g-GMA的接枝率的增加(从2.63%至4.33%),共混材料的力学强度不断增大,说明接枝率越高的增容剂带来越好的增容效果,PLA和WF的界面结合得到更好的改善。利用双螺杆挤出机CET-20对前期讨论的大分子增容剂PLA-g-GMA的熔融挤出制备进行了中试放大实验,并对增容的PLA/WF共混材料进行了中试制备。发现经反应挤出后PLA-g-GMA相比纯PLA的分子量有较大程度的降低,说明在挤出过程中发生一定程度的降解,产物的熔融指数相比纯PLA也有两倍多的增大,PLA-g-GMA在制备过程中的挤出电流和熔体压力都要高于PLA的挤出。将PLA-g-GMA添加到PLA/WF共混体系中,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有较明显的提升,拉伸、弯曲和抗冲击强度最大可提高27.7%、21%和52.7%,加入15%的增容剂后材料的熔融流动性也有较明显的提高,其熔融指数相比未增容的复合材料提高了近25%。
其他文献
植物病毒侵入寄主植物并导致发病的能力与寄主和病毒相关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密切。这种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病毒在寄主体内的复制,细胞间的运动,系统性扩散,病症的轻重以及激
远缘杂交育种技术将异种属物种的有利性状相互融合,可以创造新的物种,突破常规育种的限制,是今后育种的重要方向。植物远缘杂交可能会造成核仁显性现象,即源于一个亲本的rRNA
本文对国内外沥青产品质量及性能进行了详细的文献调研,以济南炼油厂沥青产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原料组成及产品性能,对比国内外同类产品性能,找出了沥青产品某些指标不能满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