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房屋租赁问题研究——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sie0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屋租赁是古今社会的常见现象,这一社会现象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到隋唐时期,房屋租赁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吐鲁番出土的隋唐时期的房屋租赁契约文书为研究房屋租赁问题提供了第一手实物史料和新的视角。本文主要围绕隋、唐两个时期的八件房屋租赁契约文书,并结合隋唐时期三种特殊的房屋租赁类型展开。
  第一章吐鲁番出土文书所见隋代房屋租赁及相关文书考释,围绕吐鲁番出土的四件隋代房屋租赁契约展开,对其中内容相对完整的《高昌卯岁尼高参等二人赁舍券》的时间和性质进行重点研究,认为其订立的时间应为开皇三年(583)或开皇十五年(595),且出赁的房屋应属于寺院财产,认为当时房屋租赁已经存在合租、分期付款的现象,必要时房主会将特殊要求写入契约条款中。
  第二章吐鲁番出土文书所见唐代房屋租赁及相关文书考释,对吐鲁番出土的四件唐代房屋租赁契约文书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内容相对完整的《唐杜定欢赁舍契》,认为其订立的时间应为永徽元年(650),所赁房屋应是僧练伯的私人房产,租房者杜定欢赁取房屋可能是用来经商。通过对文书内容详细分析,认为分期付款、悔约罚款、签字画押、第三方担保等内容已成为唐代房屋租赁契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第三章几种特殊的房屋租赁类型,主要介绍了隋唐时期邸店、旅店、僧舍三种重要且容易被忽视的特殊房屋类型的租赁情况。其中邸店的贩卖、仓储、住宿功能是其向外出租的主要形式;旅店、僧舍的住宿功能是其租赁的主要方面。这些房屋在交易过程中实现了使用权的转移,并收取一定报酬,因此也是房屋租赁的一种特殊形态。
  第四章隋唐时期房屋租赁的特点,对隋唐时期的房屋租赁特点进行归纳分析,认为与前代相比其经营规模、国家律法保障、租赁类型等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隋唐两个不同阶段变化也较为明显,其特征主要包括租金支付形态、交纳方式、违约条款、签押方式、契约命名等内容。
  最后对房屋租赁与隋唐社会的关系进行论述,认为隋唐时期房屋租赁得以发展起来并趋于繁荣是与当时的国家统一、特别是商品经济日趋发展密切相关的,反过来,房屋租赁日渐兴盛也对隋唐社会及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蒙古是中亚国家,与中国有着超过4700公里的边界线,基于地缘优势和资源互补性优势,两国一直以来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合作。1999年,中国取代俄罗斯,成为蒙古最大的贸易伙伴,多年来一直是蒙古最大的出口国和投资来源国。中蒙关系和各领域合作全面发展,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中蒙贸易互补性强,经贸往来仍有很大空间。但中蒙贸易仍然受到很多因素影响,避免消极因素、发挥积极因素,是中蒙贸易发展的未来方向,本文也就此主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大型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为了更好的管理企业资金,实现产融结合的发展模式,我国大部分企业集团都建立了隶属于自己集团公司的财务公司,将分散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并为企业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从而降低企业成本,促进集团更快发展。集团财务公司最早是上个世纪初期在国外设立的,在国内真正意义上的集团财务公司设立于1987年,为集团财务公司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我国集
民生财政支出事关民生事业的发展,对完善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开展民生保障工程、调整民生供给市场秩序以及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等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依据国家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要求,在财政预算安排中不断加大用于民生项目支出的比重,使得民生财政支出规模逐年增长。然而在不断扩大民生财政支出的同时,仍面临着民生财政资金配置不合理、效率低下、地区发展不均衡等诸多问题,并且政府长期受困于人民不断
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经贸合作的长期有效运行得益于两国资金往来畅通,而金融合作作为其重要保障,为深化和拓展中俄间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两国间投资水平的提高、合作层次的拓展又对金融领域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中俄金融领域发展态势已成为制约两国全面合作的主要瓶颈之一。中俄领导人也更加重视双边金融的开展。2018年9月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东方经济论坛期间,习近平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签署了《中俄在俄罗斯远东
2010年底中东北非地区发生政治变局以来,许多国家陷入了内战和动乱之中,而突尼斯虽然在经济社会秩序上的状况仍不明朗,但实现了基本的政治稳定。突尼斯不仅是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同时也处于伊斯兰文化范围内,各种不同的文化在此交融汇合,因此其制宪进程软着陆的成果就更值得深思。本文从突尼斯的宪制工程设计入手,探索突尼斯政治制度改革的历史渊源和宪制建设中各方力量的博弈和妥协,同时考察2013年之后的转型绩效,进而分析突尼斯政治转型中的制度因素。本文认为,突尼斯通往宪法的路上不仅有丰厚的制度遗产加持,同时也有理性的政治
城市基层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基层社区的稳定发展是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根基。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理方式是实现基层社区民主治理的法宝,能够有效地推动社区问题的解决。当前依据基层社区协商民主建设的顶层制度设计,有关基层社区协商治理实践的研究正在不断地进行当中。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A、B社区为研究样本,通过社区走访、调研、问卷发放等形式了解当前苏州工业园区A、B社区协商治理的情况、社区协商治理实践中的问题以及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治理方式嵌入到当前社区治理中所产生的成效。通过对社区的相关调研发现当前的基层社区
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这意味着中国一半以上常住人口居住在城市。伴随着中国城市社区数量的增加与人口规模的扩大,旧的城市社区治理架构已经很难适应城市社区的发展趋势。2017年党中央实施相关意见指出,在社区治理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要重视提升组织化程度,逐渐增强组织力。苏州园区幸福唯亭共建联盟是政府主导下助推社会力量融入社区治理的创新模式,作为引导社区自组织力的进一步提升的社区他组织力,它主要通过整合本地资源、动员本地力量、解决本地问题的核心思路开展工作,以促进社区自发性秩序的生长,推动社区自治能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教育模式的剖析和批判,认识到其存在的极大缺陷,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对教育问题进行深刻的探究,创立了与教育相关的全新观点与思想体系,其中涵盖着教育能够助力人类社会的长效自由发展、有必要将教育和生产劳动之间建立起联系等科学认识。这些教育观点的价值不局限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展现出其科学性与实践价值。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加注重把马克思教育思想与不同阶段的
扶贫问题是我们党自成立以来都格外重视的社会问题,扶贫工作的成效关乎人民生活幸福与否。习近平将扶贫问题放在治国理政的核心位置。在习近平扶贫论述的指导下,我国扶贫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实现了绝对贫困的全面消除,这是记入史册的辉煌。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是在一定的历史与现实语境下逐渐形成的,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和丰富的理论背景。从时代背景看,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是在世界范围内地区冲突频发、资源过度开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