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照应衔接手段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启示——《名利场》及其译本的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yxw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衔接理论研究引起中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衔接是句子组成语篇的主要手段,它可以使语言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被称为语篇的“有形网络”,因而在语篇翻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照应衔接作为重要的衔接手段之一,同样在语篇翻译中占用重要的地位,应该引起译者足够的重视。 以前的学者在衔接领域的研究侧重于对英汉语衔接手段的对比研究,把衔接理论运用于翻译之后,虽然在照应衔接手段翻译方面提出了一些有借鉴意义的翻译方法与技巧,但大多较为零散,鲜有较为系统的论述。 本文的研究目的为:通过对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的经典名著《名利场》及杨必先生的中文译本进行研究,运用衔接理论中关于照应衔接手段的相关知识,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英汉两种语言在照应衔接手段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论证,并据此对照应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对英汉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以及谋篇布局。第二部分介绍了衔接理论和照应衔接的发展历程,以及篇章翻译和衔接连贯之间的紧密关系。第三部分是本文所使用的理论框架。第四部分以英文小说《名利场》及杨必先生的中译本为研究素材,运用衔接理论中关于照应的相关知识,通过数据分析与大量实例相结合研究了英汉照应衔接手段的差异,对照应衔接手段的翻译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第五部分为结论部分。
其他文献
对于人和人物姓名的研究,中外古今有之。然而国内外关于标示名的研究,甚为罕见。所谓标示名,指的是一个人或者一个人物的名字适合于他的职业、他的性格特点、或者适合于这一角色
英汉诗歌翻译是一项复杂而又有趣的工作。因为诗歌是美的结晶,阅读她是欣赏美,翻译她是再创造美。本文侧重于从美的角度分析英诗汉译,并选取美国著名诗人朗费罗的诗歌及其汉译本
国内译学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研究范式的嬗替——语文学范式,结构主义范式,解构主义范式,建构主义范式,前三种范式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已有不少学者作了细致的研究,而吕俊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