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食品药品行业上市公司为例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公开市场经济的发展,媒体报道的作用逐渐从公共政治领域衍生到企业治理中。当媒体负面报道被大众接收后,企业不仅有市值下跌、监管调查、法律诉讼的风险,之后的经营与融资也会受到影响。近年来,媒体报道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媒体报道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将研究范围缩小到食品、药品行业内的上市公司,验证媒体报道对此行业内企业绩效的影响途径与影响效果。在此基础上,延伸探究除了被报道企业,行业内其他企业的绩效是否会遭到波及影响。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明确了媒体负面报道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路径,主要是通过经营途径、财务途径与公司治理途径三方面。其中,由于公司治理途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长期的作用,且前人研究结论较多,主要研究直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经营与财务两条途径。⑵收集了2004-2015年共12年的食品、药品行业上市公司的媒体报道与财务绩效数据,主要从媒体报道是否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媒体报道的数量是否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媒体报道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路径,以及媒体报道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行业中的波及效应四方面提出了假设,建立了相应的模型。⑶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发现企业媒体负面报道对食品、药品企业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总体的影响机制上,其影响具体途径可以分为经营途径、财务途径与公司治理途径。其中,通过经营途径与财务途径影响企业当期绩效降低,通过公司治理途径导致企业绩效在未来有所回升。在影响范围上,行业内企业的媒体负面报道,特别是行业领导者的负面报道,由于可能暴露了整个行业的缺陷,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将会从被报道的企业波及到行业内未受到负面报道的企业。⑷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未来的研究方向,从媒体、企业、政府三个角度,为构建“媒体监督企业、大众监督媒体、政府规范媒体”的体系提出了合理建议。
其他文献
冲击模型是可靠性数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一般被用于刻画在随机环境下运行、并持续受到外界冲击的工作系统的失效分布、维修策略等问题。冲击模型以电子、通信、医学等领域为
1、论文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关于金融危机救济研究的理论体系.该体系包括四大板块:第一板块是基本理论,即金融危机救济的定义描述、金融危机救济存在的经济学解释,第二大板块
与现有的研究证券监管的文献不同,本文尝试采用比较经济体制研究中的DIM方法,将证券监管体制看作是一个决策机制,从决策结构、信息结构、动力结构角度对中国证券监管体制进行
该文希望通过对阿根廷金融危机的系统研究,为深入认识金融危机和防范化解金融危机作出贡献.该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了阿根廷金融危机发生的背景和过程,第二章分析了阿根廷
资产证券化是将金融机构或企业所持有的缺乏流动性,但却能产生稳定、可预见的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其产生的现金流进行重组,在资本市场上发行不同收益和风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