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稀疏与低秩理论的图像表示及重建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51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图像已成为当今人们信息获取和利用的主要载体,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现代科学与工程的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字图像的有效获取、重建与增强是该领域一直关注的核心问题。图像信号具有的局部相似与非局部结构相似特性,使其表现了广泛存在的稀疏和低秩特性,为解决图像处理的诸多问题提供了重要基础。作为近年来提出的信号采样新理论,压缩感知理论证明了:如果信号具有稀疏性,则可以对其进行降维采样并实现后期的准确重构。压缩感知不仅为实现图像的低成本低延时获取提供了一种极好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为解决图像处理领域的其它问题提供了有效思路,其在医学成像、图像压缩、图像复原等领域的应用,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图像稀疏表示与低秩分解理论为基础,对图像的压缩感知编码、图像的压缩感知高质量重建、以及图像的超分辨率重构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具体工作包括:(1)基于图像分块变换的自适应图像压缩感知编码方法研究;(2)基于图像非局部组稀疏及多稀疏联合规则化的图像压缩感知重建方法研究;(3)基于图像非局部自适应截断低秩的图像超分辨率方法研究。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了一种采用块变换子带系数随机置换,并结合人眼感知特性的压缩感知图像编码方法。针对传统的采用非自适应投影变换的图像压缩感知方法中,存在压缩测量效率低下的问题,结合图像块离散余弦变换域的能量分布特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压缩感知测量矩阵设计方法;针对图像统计特性的非平稳导致不同分块稀疏性的差异性,进而引起测量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块离散余弦变换域系数随机置换的压缩感知编码方法。该项成果可有效用于鲁棒性图像编码、加密图像编码等应用领域。2、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重加权组稀疏表示的压缩感知图像重构方法。图像内部固有的结构相似性为稀疏表示图像信号提供了更多新的可能。基于图像的非局部稀疏理论,构建了一种基于图像相似块组稀疏域重加权的规则化压缩感知重构方法。首先对图像相似块组进行自适应的主成分分析变换,然后对变换域系数进行自适应加权,最后利用加权系数的稀疏表示规则化重构。通过采用变分法,提出了利用迭代自适应软阈值滤波求解重构模型的算法。提出的迭代重加权重构方法,通过自适应提取图像的更多高频成分,可实现图像重建质量的有效提升。3、提出了一种图像相似块组变换域的标准化稀疏表示方法,以及结合全变差的多稀疏联合规则化的图像压缩感知重建方法。考虑到自然图像信号具有的非平稳性,不同分块图像稀疏的差异性,以及变换域不同分量系数的不同统计分布特性,构建了图像相似块组变换域的标准化系数表示方法,以及基于此的规则化压缩感知恢复方法。首先对相似图像块组进行自适应稀疏变换,然后对变换域系数进行分量级的标准化表示,最后基于该标准化稀疏表示结合全变差稀疏,构建了一种多稀疏联合规则化的压缩感知重构算法。通过图像块组的变换域分量级的自适应滤波恢复,可更好地保留图像的细节信息,进一步提升重构图像的质量。4、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非局部自适应截断低秩表示的图像超分辨率方法。利用非局部相似图像块组具有的低秩特性,构建了基于图像结构块组低秩规则化的图像超分辨率模型;提出利用结构相似块组的熵信息进行数据块组的秩自适应估计,进而采用部分奇异值软阈值收缩实现模型求解的方法。与同类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得到更好的图像纹理细节信息。理论分析和大量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正式进入信息过载的时代,推荐系统已经成为电商网站、社交媒体和新闻门户等在线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荐系统的目的在于有效地挖掘用户兴趣并缓解信息过载的问题。目前主流的推荐系统倾向于从用户和商品的历史交互行为中挖掘出用户的兴趣爱好并形成推荐。虽然基于交互数据的推荐系统取得了不错的推荐性能,但当交互数据比较稀疏时,这类推荐系统往往会面临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此外,仅基于交互
表面等离激元光子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微纳光学领域重要的分支之一,其研究方向涉及物理学、化学、医学、生物、能源等多个领域。而二维材料自石墨烯刚问世起受到了广泛的科学关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因其优良的电子输运性质、光电性质等而在微纳电子器件、超灵敏传感器、光电探测器、太阳能电池、生物光子学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表面等离激元与二维材料在空间纳米尺度的完美契合使得表面等离激元在光和二维材料相互
背景: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最常见的呼吸道炎症性疾病之一,全球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遗传易感性是个体和种族对罹患AR具有差异性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究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可能通过何种机制影响AR发生发展。方法:我们用MicroRNA芯片分别检测来自于AR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下鼻甲的鼻黏膜组织,得到在组间表达具有差异性的miRNAs,其中,我们选取|fold change
大卫·休谟(1711-1776),作为启蒙运动思想家,在形而上学、认识论、道德哲学、美学、宗教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方面都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被誉为苏格兰启蒙运动和西方哲学史上最为重要人物之一。休谟的人性哲学对后来的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及现象学都有较深刻的影响,可以说“休谟研究”是近年来学术领域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在这些研究中,休谟的宗教认识论又因其内在的深刻性、开拓性和复杂性,吸引了一代又
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位于世界上各癌症之首,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总数的80%,存活率很低。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是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这些手段的有效性有限、毒副作用大,这大大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发展新型高效的、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意义重大。本研究中我们从南极分离的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heimaeyensis
研究背景: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动态平衡维持着骨稳态。当机体处于炎症状态时,免疫细胞参与骨稳态的调节,产生细胞因子影响骨吸收和骨形成之间的平衡,其中TNF-α作为经典的促炎因子,可以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同时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和功能。长期的炎症刺激(如骨质疏松症等)会引起骨量减少,增加骨的脆性。CCN2和JAK2信号通路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在炎症环境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成骨细胞在炎症环境中的存活能力可以直
中微子振荡是当前唯一超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实验现象。在三代中微子模型中,描述振荡现象的参数包括三个混合角(θ12,θ23,θ13)、两个质量平方差(△m122,△m322)和一个CP破坏相角δ。对太阳中微子之谜和大气中微子异常的研究,证实了中微子振荡,并且对θ12、θ23、△m122和|△m322|进行了测量。2012年以前未知的振荡参数包括θ13的值、△m322的正负以及CP破坏相角的值。反应堆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南极冰盖物质平衡对全球海平面的变化影响日益增加。降雪是冰盖物质平衡中最主要的物质输入来源,但南极降雪的变化与其对冰盖物质平衡以及冰盖表面平衡的影响还未被深入的研究。由于南极恶劣的环境导致南极尚未有降雪地面观测网,降雪连续观测数据在南极地区,尤其在南极冰盖内陆地区几乎是空白的。多数研究都只能使用间接降雪数据在南极开展相关研究,这不仅影响了对南极降雪及其变化的研究,还阻碍了降雪对物
大型设备和精密仪器在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不仅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还会降低自身性能。为了保证设备和仪器的正常运转,各种隔振系统和振动控制方法已经被开发出来用于振动控制。电磁主动隔振系统因为刚度和阻尼可变、可控性灵活、控制方法多样、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近年来得到重点关注,开始应用于机械加工装备、精密仪器和机械系统等领域。本文在查阅和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电磁隔振系统的内部元件优化与系统设计、非
基于WS-BPEL的面向服务软件开发方法正逐渐成为主流的软件开发方法。BPEL流程Web服务的分布自治性、BPEL流程结构的松散耦合性和运行环境的动态开放性,使得如何提高BPEL流程的容错能力成为面向服务软件工程的科学问题之一。异常处理作为一种重要的软件容错机制,已经在程序设计语言和工作流等方面得到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在研究已有面向服务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如何提高BPEL流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