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林立,見於文獻記載者數以百計,然除個別大國典籍記載詳實外,其他小國多爲隻言片語,出土的考古資料亦不多,給先秦各小國的研究帶來極大的困難,小邾國的研究正是如此。2002年東江村小邾國貴族墓地的發現,爲小邾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小邾國貴族墓地,爲3組夫妻異穴合葬墓。6座墓葬中M2、M3保存完好,M4、M1、M5、M6遭到不同程度盜掘。小邾國貴族墓地雖遭盜掘,但墓地仍出土了26件(M1出土5件,M2出土12件,M3出土9件)有銘青銅器。加之警方追回的11件和北京中貿聖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從香港購回的13件小邾國墓地被盜有銘青銅器,目前已知的小邾國墓地有銘青銅器共50件。這些有銘青銅器中記載了邾友父、胙曹等大量人名,對於研究小邾國的分封、國名、族屬、世系等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如文獻中關於小邾國始封之君的稱呼有“肥”、“友”、“友父”三種,小邾國貴族墓地M1出土4件“邾友父鬲”,鬲銘鑄有“邾友父”,表明小邾國始封君名爲“邾友父”。文獻中關於小邾國國名的稱呼共有四種,分別爲“郳”、“倪”、“小邾”、“小邾婁”,小邾國貴族墓地出土的兒慶鬲等器作“兒”,邾君慶壺等器作“邾”,表明“小邾”一稱並非正式國名,“兒”和“邾”則是不同時期的稱呼,同時也爲小邾國從邾國分化而來提供了證據。《世本》、《小邾世家》記載小邾國爲陸終之後,而郳公镈的銘文內容則驗證了小邾國確爲陸終之後。通過對六座墓葬墓主的分析,可知邾慶爲邾友父之子,補充了小邾國的國君世系。除銘文之外,小邾國墓地的其他考古發現也推動了小邾國相關問題的研究。在墓地的西部、北部發現了年代不晚於春秋的城牆,加之小邾國墓地位於此地,表明東江村爲小邾國的都城。但從墓葬時間、墓主身份來看,東江村小邾國貴族墓地當爲小邾國早期墓地,即東江村爲小邾國的早期都城。小邾國墓地在喪葬制度方面有其自身的特點,具體表現爲6座墓葬中有4座爲帶有一條墓道的甲字型墓,葬具爲一棺一槨,無腰坑無殉人殉狗現象,墓主頭向朝東,出土有銅器、陶器、玉器、骨器,但無樂器、車馬器。銅容器組合多爲鼎、鬲、簠、壺、罍、盤等,無簋,且多爲偶數。究其原因當爲小邾國受到了中原文化與東夷文化的共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