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汇率制度是国际货币制度下的一个子概念。国际汇率制度主要关心:汇率安排;外汇措施;黄金与外汇的流动转移;以及国际货币合作的形式与机构。其中,汇率安排和外汇措施是汇率制度的两大核心内容。《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以下称“《协定》”)是公认的国际汇率法律制度的最主要的渊源。根据《协定》,一国的汇率义务主要包括建立稳定汇率制度和保障自由汇兑的义务。中国虽一向努力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合作,履行本国汇率义务,但是仍然受到国际上对于中国汇率机制合法性的质疑。国内对于中国汇率机制合法性的研究往往建立在绝对的国家货币主权原则的基础上,加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没有就中国汇率机制不合法做出过肯定性裁定,故而坚持中国汇率机制完全合法。但是国内就中国汇率机制合法性的论据却显得苍白无力,易于推翻。事实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虽然一直回避正面讨论人民币汇率机制合法性的问题,但是却持续督促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要求中国实行更加有弹性的汇率机制,真实反应货币的供求关系、科学定价。笔者认为解决国内外就我国汇率义务履行之争议的关键,是要靠国内学者以更加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国际汇率机制。现代社会,货币的发行和定值已经逐渐从国家主权范畴脱离。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法的社会作用分为维护阶级统治的作用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国际上的主流观点认为,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正朝着以区际货币三足鼎力的趋势发展,即逐渐形成以美元、欧元、以及一种亚洲区币为世界主要储备资产的模式。因此,货币发行和定值将越来越、一直到只为执行社会公共事务而服务,货币法律体系、汇率法律体系也将仅仅发挥法律执行社会公共事务作用,绝对国家货币主权原则终将逐步被淘汰。故而,笔者认为国内人士应该用更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国际货币制度和国际汇率制度,摒弃传统绝对国家货币主权原则,完善我国汇率机制,使之更具有弹性和透明度,从而走出合法性受质疑的灰色地带。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是对一国承担国际汇率义务的简介,其中包括国际汇率制度的概述。第二章是对我国汇率义务履行情况的一个简要回顾。第三章就我国汇率机制合法性受质疑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通过反驳国内对中国汇率机制合法性的论据,呼吁用更发展的眼光看待我国汇率机制问题,并且逐步完善我国的汇率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