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金属氧酸盐复合膜的颜色调节及电致变色性能研究

来源 :吉林化工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inwo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环境污染及能源消耗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环保节能材料的需求逐渐增大。电致变色材料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透过率及颜色等光学性能发生可逆变化,是一种绿色、节能的材料。多酸作为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转移、储存电子和质子能力,得电子而结构不变等特点,多酸与其他材料复合可提高材料的光反差、响应时间、着色效率及稳定性等电致变色性能。而多酸基材料存在颜色变化单一的问题,改变多酸的组成或将多酸与带颜色的物质复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本论文运用层接层自组装技术,将3种染料与不同多酸阴离子复合,制备3种多酸/染料复合膜,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循环伏安法(CV)对复合膜的结构、元素组成及价态、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研究,同时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复合膜的电致变色性能进行研究,复合膜丰富了多酸基材料的颜色并提高其电致变色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改变多酸的组分和复合有色物质的方法,利用层接层自组装技术制备基于钒取代型多酸阴离子[P2W15V3O62]9-(P2W15V3)与染料刚果红(CR)的复合膜。在600 nm下,光反差为22.55%,着色和褪色时间分别为2.02 s和12.67 s,着色效率122.67 cm~2·C-1,循环200圈后,光反差保持率高达91.18%,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逆性,实现了颜色从浅红色到蓝紫色的可逆调变,组装的器件也具有同样的颜色调节能力。该复合膜保持多酸电致变色性能的同时,丰富了多酸基材料的颜色。2.将多酸阴离子[P2W18O62]6-(P2W18)和染料茜素红(AR)复合,调控染料茜素红溶液的p H获得初始颜色就有差异的复合膜,再通过调节测试条件,得到性能良好的多酸/茜素红复合材料。p H为2.00的复合膜在较小电压下具有更快的响应时间(2.37/5.57 s),在较大电压下的光反差增大到39.71%,实现从黄色、绿色到蓝绿色颜色调变。而p H为6.00的复合膜在更大的电压下的性能更优异,具有高的稳定性和可逆性(1000圈后的光反差保持率为82.09%),且颜色可实现从浅紫色、蓝紫色到深紫色的调变。该材料为制备多颜色材料提供了新策略。3.将Preyssler型多酸阴离子[P5W30O110]15-(P5W30)和染料甲基红(MR)通过聚阳离子连接制备双功能复合膜,具有电致变色性能和能量储存性能。其中染料甲基红主导形成的纤维结构使整个材料的结构更加立体,更利于电子的传输,提高了材料的电致变色的性能及储能性能,与单纯多酸膜相比,复合膜的光反差提高了31.58%,而且在同一电流密度0.20 m A/cm~2下的比电容增大了86.39%。该复合膜在充放电的过程中伴随着颜色从红色到蓝紫色的可逆调节,所构成器件也具有同样的颜色调变,而且可点亮一个二极管,实现了存储能量的可视化。该工作为多颜色多酸基材料在电致变色及能量储存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被誉为生命之源的水自工业化以来一直饱受污染问题的困扰,其中染料污染和重金属污染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为了解决水污染已经开发出多种可行工艺,但与之相关的新技术探索发展从未停下脚步。吸附法因其经济便捷的优势一直被广泛应用,而新型的磁性复合吸附剂的开发是研究重点。本文主要论述了利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磁性四氧化三铁(Fe3O4)共聚合成PMMA-Fe3O4(PF)微球的制备方法,并在对其进行一
学位
以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和血管性痴呆(VD)的脑缺血性疾病(ICD)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参皂苷Rg3(GRg3)对ICD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在CIRI的ICD大鼠模型中,GRg3对CIRI大鼠进行了预防性给药,Morris水迷宫实验和抗氧化能力检测评估对CIRI大鼠的保护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脑线粒体超微结构,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的代谢组学分析和western
学位
报纸
近年来,设计和开发高效、耐用、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材料用于光催化水分解制氢气和降解环境污染物是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本论文主要采用构建复合催化剂策略,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煅烧技术、水热法制备了Cu2WS4/NiTiO3复合催化剂体系,并通过各种测试手段对其全面表征,深入研究其光催化性能及反应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采用简单的静电纺丝/煅烧工艺结合水热法,我们制备了Cu2WS4/NiTiO3(x Cu2
学位
铜纳米簇(Cu NCs)因其独特的光电特性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传感器、生物成像及半导体材料等领域表现出足够的应用潜力。此外,与贵金属纳米簇相比Cu NCs具有更低廉的成本、更丰富的元素储量,因此Cu NCs的出现推动了金属纳米簇类材料工业化大规模应用的脚步。但是,目前对Cu NCs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荧光强度低、稳定性差、易氧化、尺寸难以控制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Cu
学位
<正>眼下最重要的任务是找到生火取暖的办法,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8月31日的万科中期业绩会上,公司董事会主席郁亮“生火取暖”的提法成为行业热门词。几年前,万科提出的“活下去”的行业趋势判断,最近两年被证实。最大的房地产央企保利发展称,截至2022年6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7.3%,
期刊
刺玫果是山刺玫的成熟果实,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是天然的抗氧化剂,是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本研究以刺玫果水层萃取物为主要研究目标,首先,测定了其主要功能性成分含量,考察其体外活性及抗氧化活性的稳定性;其次,为了探讨其活性与化学物质间的关系,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别,为刺玫果的进一步利用与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最后,在前期基础上,对保健食品-刺芪参胶囊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刺玫果水层萃取物中功能性成分
学位
风电机组主轴承是风电机组核心部件,其健康状态直接影响风电机组的正常运行。随着风电机组规模的不断增长,风电机组主轴承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导致日常维护和检修费用大大增加,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风电机组主轴承的故障状态并进行相应的维修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风电机组主轴承振动信号处理、风电机组主轴承故障特征提取并选择和电机组主轴承故障状态识别三部分:风电机组主轴承振动信号处理。风电机组主轴承各类振
学位
磁控溅射靶磁场的优化一直是磁控溅射的关键性问题,靶磁场的优化可有效提高靶材利用率,从而降低工业镀膜成本。本研究利用磁轭的磁化作用,通过磁轭结构形状的设计,使磁轭产生更多的磁极,与磁铁形成更多的环形磁路,增加刻蚀环,提高靶材利用率。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设计产生了两组环形磁路,优于普通靶磁场。通过优化磁场参数,得到最佳的靶磁场分布。利用COMSOL实现等离子与磁场耦合计算,得到电子分布与氩离子能量分布
期刊
多金属氧酸盐,作为一种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无机配体,在催化、吸附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本论文中,利用水热合成法,基于Keggin型多酸,以2,2’-联吡啶-6,6’-二羧酸(H2L~1)为有机配体,合成了 8个稀土-有机化合物:Prsub>4(L~1)4(H2O)10SiMo12O40·3H2O(1);Prsub>4(L~1)4(H2O)10SiW12O40·3H2O(2);Ndsub>4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