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网络舆情已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新阵地和新载体,如何管理和利用好高校网络舆情,成为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本研究借助广泛奏效于其他学科研究的“耗散结构理论”来研究高校网络舆情管理,通过洞察高校网络舆情的外显特征、内在规律和正反经验,提出管理对策,力图从研究视角、分析过程和所得结论突破以往研究中存在的狭隘性,为网络舆情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提供参考,为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网络时代要求,优化教育环境、掌控教育新阵地和拓展教育载体增添力量。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耗散结构理论”的内涵、特征与影响以及高校网络舆情的构成与特性,论证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网络舆情、“耗散结构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耗散结构”特征与演变规律。先界定高校网络舆情的“耗散结构”边界,分析其具有的“开放性”、“非平衡态”、“非线性作用”和“涨落导致有序”等鲜明的“耗散结构”特点,进而解构出高校网络舆情自我运行的“耗散结构”演变规律。第三部分,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透析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优劣之处。一是存在的共性问题:管理思想有悖网络舆情的开放性要求;“以堵代疏”忽视舆情发展的涨落规律;缺乏引导网络舆情健康发展的专业力量;缺乏产生“非线性”积极作用的管理机制等。二是,高校网络管理个案中的有益经验:据理力争,协同应对;巧妙引导,顺势而为;弘扬主旋律,占领制高点。第四部分,“耗散结构理论”启发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策:一是,管理者养成现代网络舆情管理思维,树立舆情管理的阵地意识、开放意识、管理意识和疏导意识。二是,完善生成“非线性”合力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包括协调联动机制、实践操作机制、队伍建设机制和物质技术支持机制。三是,细化“促成网络舆情有序发展”的具体方法,即优化高校网络舆情源头引导、加强网络舆情研判、迅速反应和积极应对、多举措灵活疏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