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状况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per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银行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对银行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给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业务指导已经成为银行业新的竞争焦点。业务品种、服务质量成为体现各家银行差异化和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如果只注重贷款业务,不大力开展中间业务,农村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将逐步缩小,加上沉重的历史包袱,在市场竞争中将会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中间业务不但把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从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内业务扩展到了表外业务,更进一步把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从信用业务扩展到了各类非信用业务。发展中间业务、提升竞争实力已成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   为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和创新工作如下:   第一章概括了本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第二章试述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特点和类型。主要特点是:占用或不直接占用银行自己的资金;品种多,涉及主体多,经营范围广;成本相对较低,风险差异较大;服务价格敏感度差异较大;收入没有基数等。由于中间业务在发展以及管理上的需要,分别根据属性、风险程度和巴塞尔委员会的标准对中间业务进行分类。第三章试述了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首先指出农商行加快发展中间业务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其次描述了农商行中间业务的整体发展状况;最后介绍了北京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产品创新。第四章指出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经营观念陈旧,市场营销手段落后;农村金融服务渠道不完善;银行自身制度建设滞后;经营范围狭窄,品种普遍偏少,创新和开发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的竞争力;专业人才匮乏,服务管理滞后;中间业务的发展区域不平衡等。第五章探讨了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思路和建议:创新思想、转变观念;实施科学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完善中间业务组织管理体系;完善中间业务产品体系、加大创新力度,加强产品开发;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渠道,服务“三农”;加快电子化建设、优化服务手段等。第六章是结论及展望。   本文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历史分析、比较分析、数据分析以及案例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较为全面、有力地分析研究内容。   1.历史分析法:本文将会将所研究的内容在历史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   2.比较分析法:在本研究中,使用该方法分析的问题涉及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前后某些方面的主要变化、不同改革模式下的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特点:   3.数据指标法:本文将用到大量的经济指标和数据,主要有两类:一是静态的指标数据,如各类总量数据及比例关系等;二是动态的指标数据,如各种总量及比例的增加值与增长率等等。
其他文献
伴随着我国金融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国际化逐步推进,人民币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性研究越发重要。利率是本国货币的对内价格,汇率则是本国货币的对外价格,两者都是调节经济
@Prices and exchange rates are the core of the economic variables in an open economy, and there are also extremely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economic
期刊
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业已逐步显现。一方面,从宏观运行层次来看,股票市场已逐步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途径之一,对货币政策的传递效
当前,开放式基金已成为我国投资市场的重要投资品种,对其申购赎回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不仅能对基金市场的投资者提供建议,对基金公司以及基金监管机构也同样能够提供参考,因此
我国自己的股指期货--沪深300股指期货于2010年4月16日正式推出,这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股指期货由于可以作为规避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工具而广受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