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透水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bb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海绵城市”概念首次提出,以及2015年国办要求中明确强调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要求,2030年的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未来我国的城市功能将得到良好的改善。因此在透水混凝土的研究及应用上投入更多精力。透水混凝土力学强度与透水性能相互制约,一定程度限制了推广使用,同时,透水混凝土是一种半脆性材料,具有高连通孔隙率、渗透功能,导致强度不高。此外,透水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污染物堵塞孔隙,导致透水性能下降甚至丧失,而在堵塞和孔隙特征的研究大部分在应用技术方面,相关理论研究较少。本文通过优化配合比设计参数,研究了浆骨比、水灰比及浆体流动度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及透水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硅灰、矿粉、偏高岭土、骨料级配、外加剂种类及掺量对透水混凝土力学、透水及抗冻性能影响。基于Image软件分析了透水混凝土孔隙平面特征,提出了装配式透水制品的制备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试验最优配合比为:浆骨比为0.44、水灰比为0.24、浆体流动度为210mm、硅灰(SF)掺量为6%(wt%,下同)、矿渣(SL)10%、偏高岭土(MK)10%、5-10mm骨料(G1):2-5mm骨料(G2)为7:3,可分散胶粉掺量为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0.1%,纳米二氧化硅为0.04%。制备的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透水系数分别为48.2MPa、1.21mm/s,性能指标均达到《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T25993-2010)中优等品的规定值。(2)在透水混凝土抗冻性研究中对比分析了不同种类矿物掺合料、骨料级配及纳米二氧化硅对抗冻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硅灰、矿渣及偏高岭土能够提高透水混凝土抗冻性能。掺加偏高岭土制备的透水混凝土经25次冻融循环后,强度损失及质量损失最小,改善抗冻性能效果最显著;掺加2-5mm骨料的试样强度损失及质量损失均小于5-10mm试样。在一定浆骨比,骨料比例为0.7:0.3制备的透水混凝土抗冻性优于其它比例;掺加0.04%纳米二氧化硅提高了透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3)研究了装配式透水制品的制备,通过预埋构件的成孔方式,将人造通孔值入透水结构层,劈裂抗拉强度高达4.8MPa,渗透系数到达10mm/s以上;在透水面层研究中,环氧树脂掺量为5%,0.15-0.3mm和0.3-0.6mm两种粒径骨料掺量比例为1:1时,抗压强度为41.7MPa,透水系数为1.71mm/s。基于图像分析孔隙尺寸,制品的平均孔隙率为10.8%-16.6%,平均等效直径为209-228μm,透水系数为0.45mm/s-0.65mm/s,经过4次防堵塞模拟实验,透水衰减系数维持在80%以上,具有较好的防堵塞效果。
其他文献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一直是生态学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植物通过改变自身的某些特性来响应环境变化,形成不同的生存策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植被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造成植被生存空间破碎化与异质化,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扩散具有显著影响。目前关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大多仍针对自然生态系统,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研究相对较少。从功能性状角度解析城市植物群落对于城市化的响应机制,有利于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
抗生素的滥用已导致其在水体环境中的不断迁移与富集,甚至进入饮用水体系中,对人体以及生态系统构成潜在威胁,正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传统的生化、物理去除法消耗时间长,并且往往无法实现真正的脱毒与矿化。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项节能、高效、安全的水处理技术,对抗生素的去除具有应用前景。ZnFe2O4是一种环境友好、可见光响应优越、成本适中的尖晶石材料,研究人员曾不断改性ZnFe2O4材料以提升其光生电荷的分
由于驾驶员是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最主要因素,而无人驾驶技术仍然不够成熟,因此,人机共驾控制是辅助驾驶到无人驾驶必经的过渡阶段。而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四个车轮独立可控,其智能线控底盘又包含多个驾驶辅助系统,所以非常适合作为人机共驾控制的载体。因此,本文以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针对实现路径跟踪和稳定性控制时的人机共驾控制策略问题,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理论和博弈理论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工作
早期建筑由于实例遗存匮乏,仅通过考古学和建筑学学科领域所能获得的早期建筑空间形式、构件形态等信息并不完整,也无法回答早期“建筑形式原型”产生的具体原因。中国古文字作为“活化石”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其象形的构字方式为研究古代建筑提供了可能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文字和建筑作为符号都能通过其形式表达意义,基于人类学家提出的“联系性宇宙观”与先民建构的“宇宙时空观念”,本文希望通过古建筑文字
金属锰作为我国工业发展中的基础原料,被称为“工业味精”,其可持续发展模式影响着我国现代工业发展的进程。然而,由于当前金属锰生产工艺及资源回收技术的限制,产生了大量固体废弃物电解锰渣,且在填埋过程造成了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研究发现,电解锰渣及其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氨氮、锰离子以及难处理的各种复盐,可迁移离子随雨水或地表水进入周边环境后会产生严重的污染。因此,实现复盐分解、去除或固化电解锰渣中的氨氮和锰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车的发展越来越成熟,自动驾驶汽车近几年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自动驾驶技术不仅可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而且可以减少拥堵,提高出行效率。高精度地图技术是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自动驾驶真正落地的关键一步,研究如何利用传感器建立道路环境的高精度地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研究了高精度地图建立方法,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建图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电动轮椅车搭建
我国煤矿多为瓦斯矿井,瓦斯灾害时有发生,对高瓦斯煤层进行瓦斯抽放是预防煤矿瓦斯灾害的主要措施,煤矿钻机作为瓦斯抽放钻孔作业的关键技术装备,对于防治瓦斯灾害、保障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煤矿钻机的智能化程度还相对较低,在实际的钻孔作业过程中,司钻人员往往依据钻进速度、返渣类型、返水颜色等特征来对所钻地层的煤岩类型进行判断,并依据个人经验来调整钻机的钻进参数。这不仅要求司钻人员
儿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文明传承的保证,是民族、国家和人类的未来。国际社会早在20世纪90年代便发布了《儿童权利公约》,并进一步推出了“儿童友好型城市”(CFC)的倡议,以号召各国尊重儿童权利,共同创建安全、包容、充分响应儿童需求的城市和社区。我国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大少年儿童群体的国家,近年来也积极响应,并相继出台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规范》,以保障儿童权利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因其具有高转换效率、高波形质量、低开关损耗等显著优点,已成为柔性直流输电领域的主流换流器拓扑。当MMC所连交流系统发生不对称故障时,易造成柔直系统闭锁或停运,影响其安全稳定运行。因此,研究交流系统不对称故障对柔直系统的影响机理及故障下的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价值。本文以减小或消除威胁柔直系统稳定运行的因
锚杆支护系统是煤矿巷道常用的支护技术手段,其稳定性和耐久性是评价支护可靠性的关键。目前,围岩强度和采动诱发的循环扰动荷载对锚杆支护系统的影响尚无明确的认识,因此,本文采用室内拉拔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了围岩强度和循环扰动荷载对锚杆锚固黏结界面力学响应特性的影响,以期提升对深部复杂环境中锚固系统荷载传递机制的认识。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拉拔荷载下围岩强度对锚固黏结界面力学响应特性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