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型小麦田间抗锈性差异和条锈菌体细胞重组引致毒性变异的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s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完全相同的一个小尺度范围内,以当地主栽品种做对照,冠层温度比对照品种偏高的小麦称为暖型小麦;冠层温度比对照品种偏低的小麦称为冷型小麦。目前,对于冷暖型小麦进行的大量研究集中于生物学特征、产量以及抗逆性等方面,而关于冷暖型小麦抗病性差异及其利用尚未见研究报道。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小麦病害之一。由于小麦条锈菌毒性变异频繁、新毒性小种不断产生,常导致抗病品种“丧失”抗锈性,引发病害流行,利用抗病品种作为经济有效的防病措施受到严重挑战,因此,挖掘和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品种的田间抗病性,是延长品种使用寿命、科学控制病害的根本措施。本研究以小麦抽穗后的冠层温度与田间抗病性关系为切入点,研究冷暖型小麦田间的抗锈性差异及机理,并对温室条件下条锈菌体细胞重组引致的毒性变异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本研究选取已报道的暖型小麦品种NR 9405和9430,冷型小麦品种陕229和RB6,以小偃6号作为对照品种,在温室盆栽条件下,通过人工接种小麦条锈菌优势小种CYR29和CYR32,进行苗期和成株期(常温和高温条件下)抗锈性分析,发现5个供试品种,在苗期均表现为感病反应(IT 3-4),成株期均表现为抗病反应(IT 0;-2),表明这5个小麦品种均具有成株抗锈性。2.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对5个供试品种在苗期和生长中后期(灌浆结实期)的病叶数、病害严重度进行连续两年的调查,发现这5个小麦品种苗期的病叶率和病情指数无明显差异;而小麦生长中后期(灌浆结实期),暖型小麦品种NR 9405和9430的病叶率、严重度、病情指数和AUDPC均明显低于对照品种小偃6号和冷型小麦品种陕229和RB 6。表明在同一田间小区条件下,不同温度型小麦品种的抗锈性存在差异。3.为了探明不同温度型小麦抗锈性差异的原因,本试验通过常规分离培养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相结合的方法,对这5个小麦品种叶表及内生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群多样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在抽穗和灌浆期,暖型小麦品种NR9405和9430叶表及内生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群多样性明显高于对照品种小偃6号和冷型小麦品种陕229和RB6。4.为了寻找条锈菌体细胞重组引致毒性变异的分子证据,本试验在温室条件下,选取7个美国小麦条锈菌菌系和2个美国大麦条锈菌菌系按照夏孢子颜色和专化型与毒性差异组成9对菌系组合,对于室内混合接种产生的子代菌系用具有不同抗性的小麦或大麦品种进行筛选,采用毒性分析及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小麦条锈菌通过体细胞重组引致病菌毒性变异进行了研究。在美国小麦(大麦)条锈菌鉴别寄主上筛选获得的413个单孢子代菌系中,有84个单孢子代菌系的毒性谱表现与亲本菌系不同,初步证明了体细胞重组过程的存在。SSR标记分析结果显示,11对SSR引物中有6对引物在5对菌系组合的28个毒性谱不同的单孢子代菌系中检测发现3个单孢菌系的扩增条带与其亲本菌系不同、且表现为亲本菌系扩增条带的重组,为体细胞重组菌系。以上结果表明:在田间小麦植株形成群体时,冠层微环境影响小麦条锈病的发生程度,不同温度型小麦品种的抗锈性存在差异,冠层温度高的小麦群体不利于条锈病的发生流行。该结果对小麦品种合理布局以及制定更加有效的防治策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小麦条锈菌在室内接种条件下可以通过体细胞重组产生新小种而导致毒性变异,这一结果从分子水平上证明了小麦条锈菌在室内接种条件下可以通过体细胞重组产生新小种而导致毒性变异。
其他文献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不同植物生活的环境多种多样,适应于不同环境,衍生出了多种特殊的CO2固定途径。本文结合一道高考题,谈谈光合作用中CO2的几个主要固定途径并比较分析,以供中学教学参考。
当前社会中存在着诸如艾滋病患者、矫正人员等特殊群体,他们因其群体的特质,在社会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为了针对该群体更好地开展社区社会工作介入,以成都市X社区为例,结合文献分析法与半结构式访谈法,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针对特殊群体开展社会工作所面临的困境有:标签化所带来的边缘化;案主融入社区的主观意愿不强;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较低。针对该情况提出了包括通过开展活动改变居民偏见;链接资源协助案主再就业;加强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国家公共卫生治理和社会稳定带来了重大挑战,但同时也给社会工作介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文章基于对280位一线社工的问卷调查数据及其中5位社工的深度访谈结果,建构"责任—行动—结构"的分析框架尝试探讨社会工作者在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在专业责任的驱动下,社会工作者出于专业自觉展现出非凡的紧急反应力和行动力;在行动方面,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网络,实现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足阳明胃经穴位及阿是穴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受损脊髓中c-fos、c-jun的mRNA、蛋白表达变化。方法运用钳夹法建立脊髓损伤(SCI)模型;12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阳明经组(电针刺激足阳明胃经穴位),阿是穴组(电针刺激阿是穴);每组依据留取脊髓样本时间点分为1、2、3、4、5周亚组。对各组动物进行BBB运动功能评分,qPCR、免疫组化以及Weste
项目化作业是英语作业的形式之一,其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设计和实施项目化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应首先进行项目定位,即确定主题体系,然后进行项目规划和实施,最后进行评价,检验作业成效。
本文建立了一维粘性两相流模型,研究了当初始密度间断连接到真空时的全局强解存在唯一性和初始密度连续连接到真空的局部弱解问题.本文各章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基础知识.第二章主要研究了当初始密度间断连接到真空时的全局强解存在唯一性.利用一系列的先验估计得到m和n的正上下界估计;再运用差分方法,证明了可压缩粘性液体-气体两相流模型的全局强解存在唯一性,这样我们把Evje、Karlse
在平坦(flat)和反德西特(Anti-de Sitter)时空中,本文分别求出了三阶Lovelock静态黑洞解并计算了黑洞的质量,温度和熵。取Gauss-Bonnet和三阶Lovelock项的特殊系数,继而得到了在两种时空中特殊的黑洞解。根据这两个特殊解,分别在Gauss-Bonnet项的系数为正值(α2>0)和负值(a2<0)的两种情况下对黑洞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对于平坦时空的三阶Loveloc
研究目的:1.研究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简称黄鼠,下同)冬眠不同时期比目鱼肌(SOL)和趾长伸肌(EDL)肌纤维线粒体形态结构的变化。2.研究黄鼠冬眠不同时期SOL和EDL肌纤维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Oxidase, COX)舌性的变化。3.研究黄鼠冬眠不同时期SOL和EDL线粒体基质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研究方法:1.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
纤维素是自然界最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地球上每年光合作用生成的上亿吨生物质中,纤维素占了近一半,而实际上纤维素只有一小部分得到了利用。有效地利用这一可再生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急需的能源,对于解决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利用纤维素酶将纤维素降解为简单糖,进而发酵生产纤维素乙醇,成为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是当前新能源开发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酶解法分解后的产物较易被回收与利用,且污染较低,纤维素
丢番图方程是数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自身发展迅速,而且研究成果被广泛地应用于其它理学学科领域.本文主要研究和探讨了形如x3±n3=Ay2的丢番图方程的正整数解的问题.全文共分三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了丢番图方程的概述、成就、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第二章介绍了丢番图方程相关理论;同时,给出了n=1,n=2时,丢番图方程x3±n3=Ag2无正整数解的一些充分条件.第三章研究了方程组的正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