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布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修建连接各城区的快速路,已成为各城市竞相投资的重点。城市快速路是为满足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而修建的对向车行道之间设置中间分隔带,进出口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的道路,基本路段是指不受匝道附近分流、合流以及交织区影响的路段。由于快速路通行能力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在现实当中,很多快速路交通十分拥挤,根本没有实现快速路快速、流量大的特点,因而加快开展快速路通行能力及其理论研究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结合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研究进展情况,介绍了4种先进的交通流检测技术,讨论了快速路基本路段的调查内容,调查地点、时间的选择,以及基本路段交通流数据采集方案的具体实施,然后利用调查采集到的大量实测数据,以北京市快速路基本路段为例,对其交通运行特性进行了分析,包括交通量的小时变化特性、车辆组成特性、车辆方向分布特性、交通量车道分布特性以及速度特性。针对快速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繁多性,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快速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对影响快速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了各影响因素的相对权重,建立了快速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建立了快速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模糊综合评判的因素集、评判集,给出了相应的模糊综合评判结果,并以北京二环东直门路段上坡方向观测数据为例说明了模糊综合评判在快速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分析中的具体应用。最后通过对比交通流与流体流的相似性,运用流体力学分析了道路线形对快速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求出了车辆在曲线路段的粘性阻力,建立了车辆在曲线路段的粘性运动微分方程,并由此推知,粘性阻力与横向力系数、路拱横坡度和圆曲线半径都有关系,当车辆在圆曲线外侧车道上行驶时,圆曲线半径、横向力系数和路拱横坡度越大,粘性阻力就越小,对道路的通行能力影响就越小;而当车辆在圆曲线内侧车道上行驶时,圆曲线半径和横向力系数越大,路拱横坡度越小,粘性阻力就越小,对道路的通行能力影响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