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变异性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血肿体积变化的影响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ly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7天内)的血压变异性与颅内血肿体积变化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以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对象,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血压变异性对血肿体积变化的影响。  方法:  连续观察了22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患者。纳入的患者均在发病48小时内入院,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收集可能影响血肿变化的危险因素及临床资料。入院后的1-7天通过持续性心电监护,每隔6小时(分别于8AM、2PM、8PM、2AM)记录一次动脉血压,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并计算其平均动脉压(MAP)。对于其中126例患者,同时测得6AM、10AM的血压以代表清晨血压。血压变异性通过血压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加权标准差(wSD)、平均真实变异性(ARV)来表示。将7天内血压变异性分为四个不同的自然时间段:7天内总血压变异性、7天内清晨血压变异性、7天内日间血压变异性、7天内夜间血压变异性。患者于入院第1天和第7天分别行头颅CT检查,利用多田公式计算入院第1天和第7天的血肿体积,并计算出第1天至第7天血肿体积变化量,根据血肿变化程度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血肿增大组、血肿不变组、血肿缩小组,分别于不同的自然时间段比较血压变异性在各组间的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中,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7天内总血压变异性、7天内清晨血压变异性、7天内日间血压变异性、7天内夜间血压变异性与血肿体积变化的关系。最关键的血压变异性指标为ARV,在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时,将其按顺序分为5层。  结果:  在这22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血肿增大组:38例,血肿不变组:120例,血肿缩小组:63例),夜间收缩压ARV(最高层校正后的OR2.751,95%CI,2.022-3.480, p=0.037)、夜间舒张压ARV(最高层校正后的OR2.540,95%CI,1.732-3.347, p=0.007)、夜间平均动脉压ARV(最高层校正后的OR2.375,95% CI1.117-3.633, p=0.045)与第7天的血肿变化量呈显著相关。7天内总血压变异性、7天内清晨血压变异性、7天内日间血压变异性与第7天的血肿变化均不相关。  结论:  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夜间血压变异性与血肿量变化成正相关。因此在脑出血的治疗过程中,应该坚持持续平稳地降低夜间血压,从而防止血肿增大并促进血肿吸收。
其他文献
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LID发生、发展与TRH、p-ERK1/2、FosB-ΔFosB等相关信号分子表达变化之间关系的研究  目的:明确LID发生、发展过程中大鼠纹状体全转录
研究背景及目的:子痫前期与受孕密切相关,是一种常见病,病因尚不清楚。因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无明显下降趋势,且可在不同程度上威胁母婴安全、影响妊娠结局,多年来一直是产科领域的
研究背景:  卒中(Stroke)是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是60以上老年人的第二大死因,也是造成慢性残疾、老年痴呆的主要因素,给个人和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其中缺
目的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aorticaneurysm,AAA)已成为一个影响全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在发达国家,AAA在男性人群的发病率已高达3%-9%,女性则为1%-2%。迄今为止,开放手术或腔内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