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捷联惯导系统性能的提高带来了广阔的应用,基于差分GPS/捷联惯导的航空重力测量系统就是其中之一。航空重力测量是以飞机为载体确定区域和局部重力场的方法,由于其测量速度快、范围广、成本低,且几乎可到达任何地区,在获取中高分辨率的地球重力场信息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航空重力测量仍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杆臂效应即是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本文针对航空重力测量中的杆臂效应问题展开研究。从理论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和阐明了杆臂效应误差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杆臂效应误差主要由载体的角运动所引起。论文推导了因杆臂误差而产生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误差表达式,分析了加速度计存在的内杆臂效应误差。通过仿真验证,说明了内杆臂效应在航空重力测量中不会产生较大的加速度误差。论文根据某次航空重力实验实测数据计算了外杆臂效应产生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误差量,结果进一步表明,位置和加速度误差在航空重力测量中必须考虑,两者对重力异常测量的影响将达到1mGal左右。在处理杆臂的高频干扰的问题上研究了用于数据处理的FIR数字低通滤波器,结果表明基于切比雪夫逼近法的FIR低通滤波器可以满足航空重力测量数据处理的要求。杆臂效应问题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杆臂距离的获取。一般情况下,内杆臂距离通过转台标定或根据设计结构参数获得。对于外杆臂距离,由于GPS天线和SINS之间距离比较大,如何通过估计的方法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估计值则比较重要。文中针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根据实测数据,验证了估计杆臂距离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