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植物多样性及功能性状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的功能性状能够反映出植物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本研究采用样带与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湿地维管束植物进行调查,共涉及湿地10处,其中河流湿地4处,库塘湿地6处。选取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比叶面积、叶氮浓度、叶磷浓度、比茎重、根氮浓度、根磷浓度、根拉力和比根长等11个与植物形态、生理相关的植物功能性状进行了测定。利用双因素方差分析与线性回归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分别对不同湿地类型(库塘湿地、河流湿地)与土壤水分梯度下物种丰富度的差异、物种的频度分布以及生境分布模式指数与物种功能性状塑性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库塘湿地与河流湿地样方内的物种丰富度差异显著(p=0.001),说明湿地类型对物种的丰富度是有影响的。不同土壤水分梯度(高土壤含水量区、中等土壤含水量区、低土壤含水量区)间各样方内的物种丰富度差异不显著(p=0.472);湿地类型与土壤水分梯度交互作用下,各样方内的物种丰富度差异不显著(p=0.093)。(2)河流湿地中,在高土壤含水量区酸模叶蓼、香蒲、三叶鬼针草、扁秆藨草和芦苇的频度最高;在中等土壤含水量区三叶鬼针草、酸模叶蓼、翼果苔草、苍耳和刺儿菜的频度最高:在低土壤含水量区酸模叶蓼、刺儿菜、苍耳、山莴苣和委陵菜的频度最高。库塘湿地中,高土壤含水量区分布频度最高的物种分别为香蒲、藨草、扁秆藨草、菖蒲和芦苇;中等土壤含水量区分布频度最高的物种分别为苍耳、旋覆花、蒙古蒿、三叶鬼针草和野大豆;低土壤含水量区分布频度最高的物种分别为苍耳、酸模叶蓼、蒙古蒿,野大豆和旋覆花。(3)在河流湿地中,生境分布模式指数分别与地上生物量与总生物量的塑性间有相关性(地上生物量:p=0.017;总生物量:p=0.009),且均为负相关;生境分布模式指数与其它9个功能性状(地下生物量、比叶面积、叶氮浓度、叶磷浓度、根拉力、根氮浓度、根磷浓度、比茎重、比根长)的塑性间无相关性(p>0.05)。在库塘湿地中,生境分布模式指数分别与地上生物量与总生物量的塑性间有相关性(地上生物量:p=0.038;总生物量:p=0.033),且均为负相关;生境分布模式指数与其它9个功能性状(地下生物量、比叶面积、叶氮浓度、叶磷浓度、根拉力、根氮浓度、根磷浓度、比茎重、比根长)的塑性间无相关性(p>0.05)。综上,由于土壤水分的异质性、生境多样以及适度的人为干扰等因素,库塘湿地物种的丰富度显著高于河流湿地。在河流湿地酸模叶蓼的生态幅较宽,对土壤水分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在库塘湿地苍耳、旋覆花、蒙古蒿和野大豆对土壤含水量的要求较之香蒲、芦苇、菖蒲等水分偏好比较明显的水生植物来说要略低。物种的地上生物量塑性降低,表明物种的地上生物量对土壤水分变化的适应能力变弱,其对土壤水分的偏好更加明显。
其他文献
为了筛选出适合发酵香肠的优良菌株,从具有良好风味的自然发酵香肠中分离、纯化出优势菌7株,研究其主要发酵特性,并分别对7株优势菌进行了耐盐性试验、耐亚硝酸盐试验和产酸试验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并不单纯地属于一项公共政策或一个体育问题,而是涉及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体育参与以及弱势群体公共权益保障的社会问题和制度问题。
塔列朗是法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长期以来,人们对他背叛拿破仑、埋葬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行为指责颇多。本文则从外交
在对农业工程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综合性大学中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综合性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应与综合性大学的整体办学
科技企业孵化器品牌战略是孵化器围绕品牌展开的形象塑造活动所进行的全局性谋划和设计。孵化器实施品牌战略既是提升自身价值、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客
文章叙述了由机械部第五设计研究院承担的,建于中国神马集团公司,我国第一条大型帘子布浸胶生产线的技术转化工作。介绍了帘子布浸胶生产线的设备组成,生产线的主要工艺参数及其
开拓学生阅读视野,活用阅读信息,能够使学生作文神采飞扬、气象万千。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阅读更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只有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
采用回流提取、萃取等方法,以菜青虫5龄幼虫为试虫,经生物活性测定表明,水蓼95%乙醇粗提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对菜青虫具有很强的拒食活性和一定的触杀作用。其中,乙醚萃取物的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