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醇桑椹酒发酵工艺及其香气成分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w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醇桑椹酒是以桑椹为原料,经完全发酵或部分发酵后酒精度在1%-7%(v/v)的桑椹酒,营养丰富且具有一定的保健价值,符合当代人们追求健康养生的生活理念和消费需求。目前桑椹酒生产过程中多采用葡萄酒酵母,此类酵母活性高、发酵速度快、产酒精效率高但不一定适合低醇桑椹酒的酿造,加之桑果本身香气较弱导致桑椹酒香气不足等使低醇桑椹酒的品质难以得到保证。针对低醇桑椹酒菌种筛选和香气不足的问题,本课题筛选出了适合低醇桑椹酒发酵的酵母菌,加入乳酸菌发酵并用麦芽发酵液调配从而改善低醇桑椹酒的香气,以期为生产优良低醇桑椹酒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从桑椹自然发酵醪和奶酪复合菌种中分离得到了产乙醇能力较低的4株菌株D1、Z5、Z8、Z9,经过18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判定菌株D1、Z5分别为Kluyveromyces lactis、Hanseniaspora uvarum,Z8、Z9为Pichia fermentans,通过测定分析不同酵母菌发酵桑椹酒的基本指标、总花青素、总多酚等活性成分并结合感官分析评价,筛选出酵母菌D1为适合发酵低醇桑椹酒的菌种。(2)通过比较不同的乳酸菌发酵低醇桑椹酒的感官得分,确定副干酪乳杆菌作为发酵低醇桑椹酒较佳的乳酸菌菌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低醇桑椹酒的感官得分与发酵工艺参数间的数学回归模型,并得到较佳的低醇桑椹酒发酵条件参数为接种量3.11%、初始可溶性固形物16%、发酵温度31℃。(3)通过比较不同的发酵方式的感官得分,确定麦芽发酵液的发酵方式为酵母菌71B与副干酪乳酸菌共同发酵。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麦芽发酵液的感官得分与发酵工艺参数间的数学回归模型,并得到较佳的麦芽发酵液发酵条件参数为71B接种量0.25 g/L、发酵时间38.4 h、发酵温度34.3℃,初始可溶性固形物12%。(4)桑椹酒与麦芽发酵液按80:20(v/v)的比例来调配低醇桑椹酒的香气较好。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调配前后低醇桑椹酒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差异。结果发现用麦芽发酵液调配后的低醇桑椹酒的香气成分较调配前种类更加丰富,含量显著增高,其活性香气成分间的差异为调配后低醇桑椹酒中的乙酸己酯、苯乙酸乙酯、异戊醛、壬醛等使低醇桑椹酒的果香和甜香较调配前突出,不仅保留了调配前低醇桑椹酒的主体香气,还增加了蜂蜜甜香、醇香及清爽果香等香气,从而改善低醇桑椹酒的风味。(5)根据调配后低醇桑椹酒香气成分的香气值及GC-O检测分析活性香气成分结果确定了调配后的低醇桑椹酒的特征香气成分为异戊醇、苯乙醇、乙酸乙酯、异丁酸乙酯、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乙酸异戊酯、乙酸己酯、庚酸乙酯、正己酸乙酯、乙酸苯乙酯、异戊醛、壬醛、癸醛、苯乙酸乙酯等,赋予低醇桑椹酒醇香、果香及蜜甜香,整体协调平衡。
其他文献
该文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意义 ,提出了一套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理论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应用的程序与方法 ,基于烟台市区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与分区 ,对烟台市区土地利用的适宜性进行分析与研究
1550nm的短脉冲激光光源处于大气的低损耗窗口,具有人眼安全等特点,在光通信、医疗和遥感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且高功率的脉冲源能泵浦产生中红外超连续谱,应用前景广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释放了经济的活力,也带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建立并日益完善,我国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
从电子政务的产生背景入手,结合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发展,提出电子政务对重造政府模式,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必要性。通过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存
以南京市1988年TM影像为信息源,组合影像4、5波段得到建筑用地指数(NDBI),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对NDBI进行修正,分类提取建筑用地;对照TM影像修改误分的地块后转化为栅格数据,生成50×50个像元大小的格网,统计每个格网单元内的建筑用地率,将该值赋给各个格网单元的几何中心点;采用距离倒数方法由点数据插值得出整个影像范围内的建筑用地区域分异情况,进而反映出不同建筑用地率的辐射影响范围。该方法
该文阐述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比较优势,在西部可开发资源中,国土资源又占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西部国土资源开发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国
我国的城市建设以“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的速度突飞猛进,城市形态的演变快速而剧烈,并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让人目不暇接甚至眼花缭乱。在我国城市空间扩展迅速、规划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