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阻变存储器(RRAM)因其结构简单、低功耗、高开关速度和良好的微缩性成为下一代最有前景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氧化铪阻变存储器具有低功耗、数据保持时间长、读写速度快等优点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青睐。另外,随着信息数据的急速膨胀,传统计算机架构面临诸多挑战,人工神经网络将是未来计算机发展方向,其中突触仿生被认为是实现神经网络的第一步。因此,本文研究了铜纳米颗粒对氧化铪基存储器阻变性能和阻变机理的影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阻变存储器(RRAM)因其结构简单、低功耗、高开关速度和良好的微缩性成为下一代最有前景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氧化铪阻变存储器具有低功耗、数据保持时间长、读写速度快等优点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青睐。另外,随着信息数据的急速膨胀,传统计算机架构面临诸多挑战,人工神经网络将是未来计算机发展方向,其中突触仿生被认为是实现神经网络的第一步。因此,本文研究了铜纳米颗粒对氧化铪基存储器阻变性能和阻变机理的影响,并将其模拟生物突触的行为。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通过微电子加工工艺制备了HfOx/ZnO叠层RRAM。器件表现出双极性存储的阻变行为,器件具有自限流,功耗低等特点;进一步发现,器件高阻态的导电由肖特基发射机制主导,在低阻态的导电由普尔-法兰克发射机制主导;器件中氧空位产生的随机性导致了器件操作电压和高低阻态的电阻值分布不均一;此外,该器件具有2-bit存储功能,但中间阻态的保持特性较差,容易造成存储失效。为优化器件性能,我们在氧化铪中嵌入铜纳米颗粒。由于铜纳米颗粒的局部电场增强效应,有效提高了器件的均一性,器件的高低阻态电阻值更加稳定,操作电压更小且离散性更小;进一步研究发现,铜纳米颗粒使器件低阻态导电由普尔-法兰克机制主导变成了由氧空位辅助的导电细丝主导的导电,低阻态阻值显著减小,进而增大了器件高低阻值比;此外,在纳米颗粒器件上实现了可重复且具有良好耐受性的2-bit存储。此外,有望利用器件电阻值渐变的特性模拟生物突触。为此,我们在单个器件上模拟了多种突触学习行为。通过调节脉冲间隔,模拟了突触短时程可塑性(STP)中的双脉冲易化(PPF)和双脉冲抑制(PPD)行为;分别采用增加脉冲数目、增大幅值、增大脉宽和缩小脉冲间隔时间的方式实现了突触短时程记忆(STM)到长时程记忆(LTM)的转变;通过调节脉冲频率实现了脉冲频率依赖可塑性(SRTP),其中2 Hz为器件的阈值频率;通过调节器件两端脉冲的时序实现了脉冲时间依赖可塑性(STDP),突触权重调节范围与生物突触接近;调节脉冲宽度实现了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LTD),并实现了功耗极低的增强和抑制循环,有望应用于大规模的神经网络中。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语言交流在国家外交与民间经济交流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文本数据是信息获取的主要方式,也是大数据时代下组织进行管理决策的主要数据来源之一。相对于图像、视频等其它非结构化数据而言,文本具有更为显著的语言差异。为了快速获取瞬息万变的国际信息,支持我国各类组织的国际化战略决策,多语言文本数据的自动分析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实现多语言文本的自动分析,本
我国迅速发展的经济,使得人民群众的物质财富也得到极大丰富的同时,也使得能源消耗的迅速飙升。而在所有能耗中,建筑能耗占1/4左右。而中国建筑业中居住建筑的占比最大,同时也是耗能最大的一类建筑。因此降低居住建筑中的能耗,可以很大程度上的降低整个社会的能耗,起到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文章以衡阳地区的居住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衡阳地区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气候进行分析,在广泛的调研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
随着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纳米材料的迅猛发展,二维纳米材料在压电领域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单层二维纳米材料拥有诸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微纳米机器人、智能穿戴、仿生材料结构等领域具有广泛而巨大的应用潜力。此前,科研人员通过第一性原理理论计算方法已经预测出众多单层二维纳米材料存在卓越的压电特性,并且已有部分二维纳米材料的压电特性得到了实验证实。然而,随着微纳米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及
本文应用DEA方法,依据江苏13市2010年文化产业投入与产出数据,研究分析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绩效。作者采用了DEA评价方法,利用CCR模型,选取三个投入指标和两个产出指标进行测算,分别得出综合效率和投入产出效率数值。研究结果表明,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绩效总体良好,但是各个城市的增长趋势有所不同。文化产业发展单纯依靠加大投入,会导致生产无效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在增加产业投入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达到投
三明治原子层结构的单层二硫化钼具有优越的物理化学性能,在微纳米光电元器件领域有着非常巨大的应用潜力。包括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和横向力显微镜(Lateral Force Microscope,LFM)的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SPM)是用于表征单层二硫化钼材料表面特性的主要纳米表征技术之一。然而,SPM表征
开关电源中的PFC技术,旨在降低电网谐波污染,控制输入电流波形跟随输入电压的形状和相位,使负载从输入端看过去呈阻性。但是,传统的Boost PFC拓扑结构性能难以满足现代大功率、高性能、高功率密度电源产品的品质需求。近年来,第三代半导体材料GaN的出现使图腾柱无桥PFC技术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GaN功率器件特性和图腾柱无桥PFC固有的过零点电流失真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控制策略,能够进一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能源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化石燃料,并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能源存储、便携式电子设备等领域中。硫化钼材料因其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等优点,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中受到广泛研究,但硫化钼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体积膨胀及导电性差等问题这严重限制其锂存储性能。因此,本文首先利用SiO2层缓解硫化钼在充放电过程的体积膨胀问题,并进一步引入碳层,采用自牺牲模板法制备出中空SiO2@C@Mo S2复
随着航天航空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进入到了其“三步走”战略中的全球化的进程中。截止2018年末,北斗三号系统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播发信号,开始了全球服务。但是由于北斗三号系统在设计时采用了新的信号体制以及在载波频点的选择上进行了部分调整,导致当前能够支持北斗三号的卫星接收机还很少。基于此,本文以“射频前端+FPGA+ARM”为基础硬件架构,设计了一款能够支持北斗三号
指针式仪表具备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特点,且指针摆动能形象的表示出数据变化,被广泛应用于工厂仪器、交通工具中。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通过机器视觉的手段对指针式仪表进行读数识别将会是必然趋势。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指针式仪表读数识别算法的准确性、鲁棒性以及适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针对现有算法对表盘区域定位效果不佳,诸多参数需根据使用时的场景人为选定,指针在图像上的投影偏离实际位置造成读数误
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能源的日益枯竭,人们对便携式及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需求也日益剧增,因此寻求可持续、低成本的以及环境友好型的高性能储能器件已成为全球深入研究的重点,对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柔性全固态超级电容器因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较高的功率密度、快速的充放电速度、较长的循环寿命和较高的使用安全可靠性等特征而备受关注。聚吡咯凝胶材料不仅具有分级多孔结构、连续导电网络、成分和结构的易调节性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