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视域下的默多克小说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w563829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丽丝·默多克(1919-1999)是二战之后英国文学领域最多产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与此同时,她还是一位哲学家及具有独特见解的小说理论家。在哲学上,默多克深受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的影响,她的作品主要探讨人类的伦理道德的问题,其中包括人对自由的选择及人的真善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默多克的几部作品的精读、分析,试图挖掘其作品中所体现的存在主义文学特征和蕴含的哲学主题。本论文分为导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在导论部分,作者对存在主义做了简要的介绍,并分析了存在主义哲学对默多克的影响。默多克在哲学上深受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萨特的影响,她的许多优秀作品都蕴含着浓厚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默多克运用小说形式阐述她的哲学观念和道德伦理思想。论文的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通过对默多克小说《黑王子》和《沙堡》的分析,作者就其小说中境遇的确定性进行了阐述。第二章,作者分析了默多克小说《黑王子》、《在网下》中所体现的人物的真实性。第三章,也是本文的主体部分,这部分主要通过对《黑王子》、《在网下》、《逃离巫师》、《大海啊大海》等几部作品的解读,讨论其文学的哲理性以及蕴含的存在主义哲学主题:人的存在与自由,追求精神与道德的真善,对自我中心主义的批判。透过这三个存在主义哲学命题,我们不难看出,默多克的文学创作主要是对道德和人本身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思考。由此,我们能够进一步领悟到默多克对存在主义哲学的深刻研究和其对文学的独到见解,从而了解其对世界、对人类及对生活的基本看法和观点。通过以上分析,最终得出结论:默多克通过小说创作的形式,表达了深刻的哲学思想。默多克认为只有通过摒弃自我性,关注人的存在,尊重偶合无序的世界,人才能认清真实,才能真正获得爱与善,才能够获得对生活及对自己的自由选择。
其他文献
语言使用与社会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一方面,社会对语言的使用及其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语言又体现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尤其是与社会直接相关的政治语篇语言。《中国政府
ROF模型是图像恢复中的经典模型,具有保留图像边缘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梯子现象.而利用二次范数∫_Ω|▽u|~2dxdy的模型可以避免梯子现象,但容易使图像变得模糊.针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通过设置边缘检测开关函数的组合模型,在图像平坦区利用二次范数模型处理,而在强边缘处利用ROF模型处理,而且应用分裂的Bregman方法进行求解,并证明了模型的收敛性.数值实验表明,新模型具有两种模型
大学英语是大学阶段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学多以培养语言知识为主,口语长期被忽视。传统教学法一直占统治
特德·蒋是美国当代最优秀的华裔科幻作家。他的首部小说即荣获星云奖(星云奖和雨果奖,科幻界最重要的两个奖项)。他的作品让读者领略内敛的叙述、惊人的想象、奇异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