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融资和企业绩效--基于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实证研究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n613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内容是研究债务融资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房地产行业,该行业在融资上很大程度依赖债务融资,尤其是银行贷款,并分析这种行业负债的特点、构成和负债渠道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从而针对实证的结果对房地产的融资模式提出一些建议。   本文首先回顾了美国学者大卫.杜兰特的融资结构理论、MM理论,以及后来出现的代理模型、均衡理论、破产理论、控制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文献综述之后,本文先从理论角度来阐述企业的融资结构和房地产行业的融资渠道,接着依次分析了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以及各自的治理机制和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从行业角度分析房地产目前的融资现状和成因。理论分析之后,本文从实证角度来验证房地产行业的债务融资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Tobin’s Q 为衡量企业价值的指标,并引用的是白重恩(2005)提出的计算方法。在解释变量上,采用资产负债率(DAR)来衡量企业的融资结构,并设置经营活动比率(企业的预收款)和筹资活动比率(发行债券和银行借款)来表示融资渠道。本文以2004年12 月31 日之前上市的81 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收集2005-2008 四年的财务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回归模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的绩效呈倒U 型关系,说明负债融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加强公司治理、提高企业绩效的作用,但是过高的负债比例会增加企业的破产风险,从而其治理机制失效;(2)筹资活动比率和经营活动比率均与Tobin’s Q 呈显著的负相关,说明过度的依赖银行贷款对企业绩效是没有帮助的,同时依靠收取企业的预收款来融资也达不到提高公司绩效的目的。   经过上述研究结果之后,本文提出一些建议,首先要改变房地产行业对银行的过度依赖,同时拓展房地产行业的融资渠道,包括信托和证券化。并引用了目前一些地产巨头在融资方面的新举措,希望能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融资方式起到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自1982年中国恢复寿险业以来,寿险业的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寿险业发展迅速,国民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购买力得到显著提高,加之人们保险意识的增强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
供应链管理这一新型的管理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产生之后,在制造业就得到了较多的关注和应用。然而,这一先进的新型管理工具在旅游业尤其是会议旅游产业的应用还较少。  本文首
本文通过对铁路房建公司的房建设备维修管理进行研究,探讨铁路房建运营设备维修管理方法,以适应铁路日益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铁路建设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铁路
随着中国金融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金融“脱媒”分流银行融资收入、“利率市场化”不断压缩银行利润空间以及贷款集中度趋高不断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