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研究偏头痛的有关病经,为指导针灸对偏头痛的辨证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将来自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医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患者,采用传统经络诊察法中的循法和按法对其进行检查:病人采取卧位,检查者应用拇指指腹循按患者颈、项部的有关穴位,看哪个穴位有压痛或压痛伴局部肌肉紧张,出现压痛或压痛伴有肌肉紧张之处为阳性反应点,如果穴位局部肌肉发硬而没有压痛的反应点为既往疾病遗留下来的,与病人目前所患疾病无关。然后对患者进行寸口脉诊[《针灸临床杂志》(2013年29卷第8期)“诊寸口脉判断十四经脉虚实法”],看那部脉象异常,最后结合循按检查结果推断病经。结果:在50例偏头痛患者中:患者“上入穴”(天柱、下风池、人迎、扶突、天窗、天牖)出现阳性反应的经脉例数及百分率如下:足少阳胆经48例,占96%;足阳明胃经49例,占98%;手少阳三焦经40例,占80%;足太阳膀胱经20例,占40%;手阳明大肠经2例,占4%;手太阳小肠经2例,占4%。患者寸口脉诊异常的经脉例数如下:胃经旺脾经虚49例,肝胆经俱旺48例,肝经旺胆经虚2例,三焦经虚心包经虚35例,三焦经旺心包经虚10例,膀胱经虚肾经正常30例,膀胱经肾经虚10例。结论:偏头痛直接相关的经脉有: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间接相关经脉有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其中,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多偏旺;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多偏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