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cl处理后不同根面牙本质龋再矿化效果的体外实验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vy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去除根面牙本质龋模型中可溶性非胶原蛋白对不同龋损再矿化效果的影响;观察不同类型的人根面牙本质龋经含氟量不同的再矿化液矿化后矿物质的分布及再矿化效果,以了解不同类型根面龋的再矿化潜能和寻找增强其再矿化效果的方法,为根面龋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结论:1.本实验利用pH=5.0,0.1mol/L含氟乳酸龋胶37℃下脱矿7d形成了根面牙本质浅龋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龋损深度在160μm,表层0~50μm处脱矿不明显,50~120μm处矿物质含量降低.利用pH=5.0,50mmol/L醋酸体系37℃下脱矿3d形成了根面牙本质中龋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龋损深度在300μm,表层部分脱矿,0~100μm处矿物质含量较低.利用pH=7.5,0.5mol/L EDTA脱矿体系37℃下脱矿240min形成了根面牙本质深龋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龋损深度在400μm,表层完全脱矿,0~180μm处矿物质含量极少.2.用0.5mol/L的NaCl溶液处理不同类型人工龋模型后,各型龋样损害再矿化效果均明显增强,NaCl溶液对不同类型人工龋模型表面无不良影响.3.人工牙本质浅龋,使用不含氟或含有低浓度氟(2ppm)的再矿化液可使龋损表层和体部均发生明显的再矿化;使用含高浓度氟(10ppm)的再矿化液会使脱矿牙本质表层发生过度矿化现象.人工牙本质中龋,无论使用含氟或不含氟的矿化液,均可在龋损体部及龋损表面发生显著的矿物盐沉积.人工牙本质深龋,含高浓度氟(10ppm)的再矿化液可使龋损体部和龋损表面均发生明显的矿物盐沉积;当矿化液不含氟或含低浓度氟时,龋损表层不能发生明显的再矿化.以上结果提示,临床治疗中若对根面牙本质中、深龋,在去尽腐质后,用0.5mol/L NaCl溶液和含高浓度氟(10ppm)的过饱和矿化液相继处理窝洞,再进行修复材料的充填,可望在促进矿物盐晶体在龋损表面沉积的同时,增强粘结修复材料与深层牙本质的粘结强度.
其他文献
第四军医大学研制的SY-1双组分室温固化型高仿真颌面赝复硅橡胶(以下简称SY-1硅橡胶),主要应用于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赝复。作为SY-1硅橡胶系列研究之一,本研究分为两部分: 一
江西省的民办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既得益于社会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也得益于江西民办高校自身的努力。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江西民办高校也面临着社会认可不足、生源质量不高、资金风险较大的问题。因此,江西民办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同时国家要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社会要给予更多的认可,共同推动江西民办高等教育再上一个台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民办高
期刊
给出了在相干匹配滤波系统中利用Ce:KNSBN光折变晶体非线性特性实现图像边缘增强光学相关模式识别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实验中自相关峰半最大值宽度降低了75%,自相关峰与互
本文旨在研究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酯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在正常涎腺组织和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PTEN和TIMP-2的蛋白表达与涎腺腺
牙髓再生是现今研究的热点,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基于组织工程原理,利用间充质干细胞结合生物支架材料进行异位和原位的组织重建。目前实验研究多数为前瞻性的组织学和动物模型
目的该实验利用自体髂骨游离移植一期植入种植体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通过与不植骨单纯植入种植体为对照研究,观察自体髂骨游离移植同期植入种植体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以及组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存在诸多硬性管理的问题,其成因很多,包括受传统教育理念、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和方法、教学资源短缺和高等教育功利性等原因的影响,本文将对这些成因做进一步的探析。  一、传统教育理念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影响  传统的教育理念主要是应试教育,以控制为核心和手段,不从人的需要出发,阻碍了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一)固定化的教育使学生缺乏自主权  目前,高职教育还是采用固定化的教育理
期刊
本实验旨在构建一种新型b FGF/壳聚糖衍生物/胶原复合水凝胶材料并检测其理化性能,同时通过体外实验观察新型水凝胶对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m DPC6T)增殖分化的影响。探讨b FGF
目的:研究局部注射丹参酮II-A对正畸牙移动牙周膜压力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破骨细胞的影响。  方法:选取20只健康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第1天组、第3天组、第7天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