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肝癌患者的首选方法为手术治疗。然而,患者的术后生存及预后情况并不乐观。因此,研究能对肝癌患者术后生存及预后进行预测的指标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脂质代谢与肝癌的发生及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载脂蛋白F(Apolipoprotein F,APOF)是载脂蛋白的一员,在脂质代谢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载脂蛋白F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载脂蛋白F与肝癌患者生存及预后情况的关系,以期望为肝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建议。方法收集2013~2016年于上海东方肝胆医院和北部战区总医院因肝细胞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获得肝细胞癌标本及癌旁正常肝组织共122组,收集其临床相关资料如基本情况、实验室指标及病理类型等,通过χ~2检验及student t检验分析APOF的表达水平与肝癌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相关指标的关系。分别对标本中肝癌及癌旁肝组织标本进行RT-PCR、Western blot蛋白印迹和免疫组化等实验方法,用来检测肝癌标本中APOF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Kaplan-Meier、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APOF的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指标与肝癌患者生存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一、标本检测结果:RT-PCR结果显示APOF m RNA水平在肿瘤组织中明显低于在癌旁组织中的水平;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POF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降低;免疫组化结果表明APOF主要定位于胞浆中,在肿瘤细胞胞浆中APOF的免疫反应较低,APOF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绝大多数高于其配对的肿瘤组织。APOF抗体染色结果在大部分的癌旁肝组织中呈阳性。二、APOF表达与患者临床及病理数据之间的关系:APOF的低表达与肿瘤直径、甲胎蛋白(AFP)、微血管浸润、门静脉癌栓、TMN分期以及BCLC分期呈显著相关,其他临床及病理特征,包括性别、年龄、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子灶和包膜与APOF的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三、APOF表达与患者生存及复发时间之间的关系: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TNM分期、BCBL分期、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微血管侵犯、门静脉癌栓与肝癌患者总生存时间和复发时间显著相关;进一步COX风险模型分析发现,APOF的低表达和肿瘤直径是肝癌患者总生存时间与肿瘤复发时间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提示,APOF低表达患者较高表达患者复发时间短,总生存时间短。结论APOF的mRNA和蛋白在肝癌组织中均呈低表达状态,提示APOF可能与肝癌的抑制作用相关。APOF的低表达与肿瘤直径、甲胎蛋白、微血管浸润、门静脉癌栓等代表肝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性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有紧密的联系。APOF低表达是肝癌术后总生存时间和肿瘤复发时间的危险因素,即APOF低表达患者较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时间短,APOF低表达患者的肿瘤复发时间较高表达患者短。从临床角度出发,APOF可以对肝癌的临床预后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