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建立高效的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体系,以引自国内外的16个大白菜杂交种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分析不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对胚状体发生、发育和植株再生的影响,探索小孢子植株倍性鉴定方法,并对获得的DH群体的园艺学特性进行了鉴定。选取部分DH群体配制杂交组合,调查各F<,1>代群体的植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测定了产量配合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基因型是影响小孢子胚诱导的关键因素,不同试材的小孢子胚发生频率有明显差异,在16个品种中有14个诱导得到了胚状体,最高出胚率达10.16胚·蕾<-1>。
2.培养基中添加0.05~0.20 mg·L<-1>6-BA和0.10 mg·L<-1>NAA,有利于提高小孢子胚状体的发生率。
3.花蕾4℃下处理24 h,可以显著提高小孢子胚的诱导率。
4.盛花期取材小孢子胚诱导率高于始花期和末花期。
5.萌发胚和子叶型胚可以直接发育成具有真叶的小植株。鱼雷型胚有两条成苗途径:一是胚根伸长,子叶萌发,与子叶型胚状体成苗相似;另一种是经脱分化,形成绿白致密的愈伤组织,再分化成幼苗。球型胚和畸型胚不能成苗。
6.MS+NAA0.1mg·L<-1>是适宜的生根培养基。
7.小孢子植株的倍性,可以采用染色体计数的直接鉴定方法和比较器官、组织、气孔和花粉粒大小的间接鉴定法进行鉴定。田间形态学鉴定与细胞学观察结果的一致性达到了85%。
8.不同品种诱导产生的小孢子植株群体中,单倍体、双单倍体、嵌合体、高倍体所占的比例不同,品种间小孢子的自然加倍率有显著差异。
9.植物学性状鉴定结果表明,大白菜DH群体为纯合体。
10.多数大白菜DH群体具有自交不亲和性,而且达到了自交不亲和系的标准。豫新45的2个DH系自交是亲和的。
11.在利用DH群体配制的12个杂交组合中,有3个组合的产量配合力高,病情指数较低,整齐度高,综合性状优良,为优异杂交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