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大白菜的9种基因型为材料,进行花药培养。研究大白菜基因型对花药诱导培养的影响;以F1D-1和F1D-3为材料,研究不同生长季节、花药发育时期、培养条件、预处理以及培养基附加物AgNO3对大白菜花药培养的影响;同时对大白菜花药培养获得的再生植株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并研究了植株移栽的方法。结果表明:(1)大白菜不同基因型的花药在培养能力上有差异。供试的9份材料中有两份材料没有愈伤组织产生;有两份材料有胚状体产生;其它材料产生的都是愈伤组织。(2)供体植株的生长环境对花药胚状体诱导和分化有一定的影响,春季取材的花药容易诱导形成胚状体。花粉的发育时期是影响花药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就大白菜而言,选取花粉发育时期为单核-双核早期的花药进行培养,能获得较高的胚状体诱导率和分化率,而此时花蕾的外部特征是:花蕾纵径长2~3mm,花药呈淡黄绿色半透明。在进行花药培养时胚状体诱导阶段一般以暗培养为好,有利于胚状体的形成,而强光有利于以后的绿苗分化。在花药培养前对花蕾进行4℃3d的低温预处理,并且培养初期给予花药33℃1d的高温暗培养,可以获得较好的诱导效果。8%蔗糖浓度处理的诱导效果最好,高浓度的蔗糖有利于花粉小孢子的萌发,提高诱导率。培养基中补加10mg/L的AgNO3可以有效的促进花药胚状体诱导率。(3)胚状体转接到分化培养基3天后开始转绿,15天后形成再生植株;愈伤组织转接到分化培养基先形成大量根,30天后有少量再生植株形成。(4)通过花药培养胚状体分化获得的大白菜再生植株容易生根,以1/2MS+0.1mg/L NAA+0.8% Agar+3% Suc作为生根培养基,生根率可达100%。再生植株先移入营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再转入基质中容易适应外界环境条件,成活率达100%。(5)通过染色体的鉴定发现,花药再生植株中有二倍体、多倍体和非整倍体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