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254窟舍身饲虎图变色原因探析与色彩修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crasher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敦煌莫高窟254窟壁画以其高超的艺术水准被敦煌研究院列为限制开放的特级洞窟。254窟南壁的《舍身饲虎图》更是壁画中的精品,张大千、董希文、李其琼、谢成水等先生先后多次对本幅壁画进行了临摹、研究。因专业相关,作者有幸多次到254窟内进行考察并校对画稿。本文就是以254窟《舍身饲虎图》为个例,发掘本窟的艺术成就,探析归纳254窟《舍身饲虎图》变色原因并对其进行了尝试性的色彩还原修复。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简要介绍254窟的历史与现状;第二章分析了254窟《舍身饲虎图》的艺术成就;第三章是本文重点,对引起《舍身饲虎图》变色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考证,第四章则是对《舍身饲虎图》色彩还原修复的考证并探讨其绘制技法对于当下艺术创作的借鉴。有的专家说敦煌壁画是因为变色才“好看”,而本文作者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认为古代壁画在不变色的情况下同样具有观赏性并具有其内在价值。北魏时期的壁画一直给人以“古朴”、“粗狂”的感受,但是经作者考证和色彩还原后发现了其最初细腻艳丽的特点。本文既是对莫高窟254窟《舍身饲虎图》艺术成就的总结,又是以特例来分析壁画变色成因的归纳,同时又是作者色彩还原修复的总结报告。通过系统考证壁画最初色彩,分析本窟色彩构成和基本规律,还原历史现场,进而转化为艺术创作的经验,同时为壁画色彩修复与保护提供可鉴性和可行性参考。
其他文献
哈密地处我国“丝绸之路”咽喉部位,自古就是西方与东方文化、中原地区与西域民族地区文化交汇之地,不但具有中原文化的传承,而且有游牧民族古老的传统,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以下简称《花东》)作为20世纪甲骨学史上的重大发现,成为近年甲骨学界以及古文字界的研究热点。学界对于《花东》的发掘概况、卜辞的时代、占卜主体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的的普及应用,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在享受信息技术带给生活便捷和高效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网络安全所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
幼师生的专业认同是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及未来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的接受与认可。幼师生的专业认同对其完成学业并成长为幼儿教师具有重要影响,对我国幼儿教师队
文章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以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创新激励政策对国有和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的异质影响,弥补了现有研究假设创新激励影响同质化的不足。文章研究发现,相同的
建水县作为云南省传统农业县,薯类产业在建水县的农业发展中有着巨大的作用。建水县常年为省内外提供优质的马铃薯、甘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是建水县主要的经济作物,
近些年来,我国农民工总量逐年增加,让这一庞大农民工群体在城市永久定居成为加快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中老年农民工,他们面临就业机会减少、收入降低等现实困境,
对考古遗址中木炭进行鉴定的工作始于十九世纪末的欧洲,经过多年的发展,木炭分析已经在重建遗址周边植被类型、获得人类对木材的利用及管理等信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木炭分
为解决传统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特征提取过程复杂、特征表现力不强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多核学习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类方法。首先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正>[时间]2017年5月5日/[Date]May 5,2017[地点]北京/[Place]Beijing,China第一部分关于建筑与城市设计实践Q1您提出本原设计的创作理论,能否谈谈这种设计观对城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