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与回传一体化小基站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即将到来的5G通信中,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宽带业务的丰富,网络流量不断递增。为了满足移动数据业务的快速发展,需要将部署很多低功率无线接入与回传一体化小基站作为实现超密集网络部署的关键技术。如何对无线自回传小基站资源进行高效的分配是实现小基站灵活部署首要考虑的因素,也是提高频谱利用率的有效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了5G超密集组网下基于无线自回传小基站的动态资源分配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工作总结如下:1.针对视频流业务下无线自回传小基站的场景,为了最大化用户质量满意度,提出了一种无线自回传小基站的动态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对用户的队列状态信息更新、信道状态信息的观察和溢出概率的计算,动态调整下一周期队列传输所需频谱资源,以期改变系统实际可达速率并建立用户质量满意度最大化模型,其次运用Lyapunov随机优化方法把初始问题转化为Lyapunov偏移加惩罚项的优化,将溢出概率约束转化为关于自变量的不等式,最后运用层次分解法将目标问题分解为用户回传带宽分配子问题和用户接入带宽分配子问题、回传和接入带宽分配子问题分别通过拉格朗日对偶分解法和内点法求解,并得到基站和用户关联机制。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同时提高系统用户质量满意度。2.针对全双工无线接入与回传一体化小基站场景下相对长期的频谱效率和能效同时最大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近似动态规划理论的小基站接入控制与资源分配联合优化算法。该算法首先联合考虑当前基站的资源使用和功率配置,在任一用户需求动态到达以及平均时延、小基站回传速率和传输功率约束下,使用马尔科夫决策过程(Markov decision process,MDP)建立频谱效率最大化和功率消耗最小化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其次运用切比雪夫理论将原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并使用拉格朗日对偶分解法进一步转化为非受限的MDP问题,最后通过所提算法进行求解,得到此时最优的接入与资源分配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保证平均时延约束、小基站回传速率约束和传输功率约束的同时最大化长期平均频谱效率和能效。
其他文献
我国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在文明时代的标志问题上,恩格斯是一个典型的"国家标志论者",他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所作的著名论断"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就是他
车牌在道路交通中起着标识车辆身份的重要作用,车牌识别是智能交通的重要研究内容。已有的车牌识别算法对字符清晰的车牌图像能够达到非常高的识别率,但对于受到污损字符模糊
21世纪是互联网事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各种各样的网页充斥着网络,人们愈加无法快速的找寻到满足自己目标的网页,信息检索的效率越来越低。网页分类系统能根据网页的内容和信息
随着电子电路集成化程度逐步提高,其占有面积也相应缩小,基于嵌入式(比如ARM)平台的系统处理速度也日益提升,这些都为便携式的图像处理设备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目前多数研究领域对外界环境的采集还是以单一摄像头为主,但单一摄像头的视角受限(一般为80°左右),因而无可避免会存在一定视角盲点。当目标在视角盲点区域出现时,对图像的判断将对产生很大误差。针对该问题,本论文开展了软件和硬件方面相关研究,设计开发了
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植入式医疗的兴起,超低功耗电路的需求日益突出。而降低电路功耗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手段就是降低工作电压。但更低的工作电压带来了更低的噪声容限,电路
雷达成像正在逐渐成为雷达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传统雷达系统采用宽带信号来提高距离向精度,随着信号带宽增大,无线电频谱资源日益紧张,为雷达系统的设计带来了极大挑战。论
面对频谱资源的日益稀缺,未来移动通信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频谱资源。近年来出现的在时频域将信号进行压缩重叠的非正交传输技术,与传统正交传输技术相比有着更高的系统容量和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社交,电子商务,商业以及娱乐等各个领域。与传统通讯工具仅支持电话短信等通讯功能不同的是,智能手机上安装的应用程序赋予其更多的功能,再加上互联网的介入,使得智能手机真正成为了功能丰富的智能终端。与此同时,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各种社交类应用包含了用户的私人信息,而支付宝,微信等可支付类软件还涉及到用户财产信息,因此,智能
应急通信作为保障人们应对紧急事件的特殊通信机制,往往面临着通信地域、规模和设备损毁程度不确定等问题。移动自组织网络作为一种分布式网络,具备组网快、抗毁性强等优点,
阵列信号处理是现代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对传感器阵列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提取有用信号特征的一种信号处理技术。其中,信源参数估计问题是阵列信号处理研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