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密教是印度大乘佛教的一个重要流派,产生于其发展的最后阶段。密教吸收了印度婆罗门教及其他民间宗教的许多神祇、法术并加以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表现出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轨和世俗性信仰的特征。密教宣称来自于毗卢遮那佛的秘密传授,只有接受灌顶之礼才有资格修习,这也是密教区别于佛教其他派别的不同之处。密教独特的思想信仰和修习方式传入中土以来,对于社会民情、风俗文化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四大名著”之一的神魔小说《西游记》为例,其内容上就带有密教的印记。回顾《西游记》的成书历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傀儡戏《三藏取经》和杨景贤杂剧《西游记》三种取经故事,文本保存相对完好,情节较为完整,人物设置也接近小说《西游记》。它们产生于不同的时代,展现了取经故事的发展历程。本文试图通过对以上三种取经故事文本的考察,发掘其中与密教相关的种种线索。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着重介绍取经故事系列中出现的多种密教神祇如深沙神,摩利支天菩萨和千手千眼菩萨等,将文本内容与密教发展流布情况相结合,反映密教思想信仰在民间的流传和兴盛。同时取经故事里的多位密教神祇也体现出密教多神崇拜的特点。第二章主要论述贯穿于三种取经故事文本的毗沙门天王信仰。毗沙门天王信仰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取经故事系列中呈现出由盛转衰的趋势。中唐时期,正纯密教传入中土形成了密宗,毗沙门天王信仰也在西北战事的历史背景下盛极一时,天王被冠以“护国”之神性,广为人知。哪吒作为天王之子也出现在取经故事里,他“三头六臂”的神通极具密教特色。第三章以密教的重要特征——咒术为出发点,结合密教自身的发展历程,说明咒术伴随着密教的产生直至最后完善。取经故事系列大量的咒术描写说明了密教修持方法在民间的流行;取经故事系列中出现幻术、祈雨之术也和密教咒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密教咒术对于社会生活乃至民俗习惯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要而言之,本文通过考察取经故事系列文本中与密教有关的内容,结合密教传持情况,展现密教思想信仰在民间的流传和密教修持法门对于民俗风情的浸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