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道风险评价技术是上世纪70年代首先在国外发展起来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引入我国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年时间,却引起了广泛关注,已在陆上油气长输管道上得到了具体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和经济效益,但对于在海洋油气田开发中起重要作用的海底管道上的应用则相对落后,至今没有系统的评价技术。因此,如何研制一套针对我国海底油气管道系统的实际状况和特定环境的风险评价技术就是本文研究的主要任务。本文在借鉴国外管道风险评价技术基本思想和处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海底油气管道设计、施工以及运行的实际情况,遵循我国海底油气管道技术标准和安全规范,通过对管线所经海域环境状况诱发管道事故的可能性分析,建立海底油气管道系统失效故障树,并对故障树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利用专家判断和模糊集合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得到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和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即管道失效的概率,还对各基本事件进行了重要度分析,进一步确定了系统的薄弱环节。通过故障树分析和风险辨识,建立海底油气管道系统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对通用的体系模型进行了一定的修正,在一级指标中增加了自然环境影响指标,这是为了突出显示海洋环境影响给管道带来的风险;在事故后果评价中选用了环境模块,这主要考虑到事故对海洋环境的破坏;由于不同指标因素对管道风险的影响程度并不一样,即权重不同,在基于统计数据和我国海底管道的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各级指标权重进行了调整。由于海底管道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对其观测和测量都有很大的难度,在没有潜水员和救生设备的情况下往往就无法进行,其结果必然带有比陆上管道更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再加之海底管道发展较晚,各类统计数据缺乏更不能形成规律,因此本文采用指标评分法与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来进行评价,以使评价结果更科学,更符合客观实际。最后,对可接受风险准则和风险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根据评价结果的不同风险等级提出了降低或规避风险措施。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开发研制了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海底油气管道系统风险评价软件”来提高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