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目的T1期膀胱癌占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45%以上,90%以上为高级别,其中,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后5年之内即有30%进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如果单纯将其作为“表浅性膀胱癌”(比如p Ta期)处理,无疑患者预后较差,相反,若这些患者行早期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可能会受益匪浅。因此,评估临床不宜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T1期膀胱癌患者,鉴别出适合行早期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患者群体至关重要,并对影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T1期膀胱癌占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45%以上,90%以上为高级别,其中,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后5年之内即有30%进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如果单纯将其作为“表浅性膀胱癌”(比如p Ta期)处理,无疑患者预后较差,相反,若这些患者行早期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可能会受益匪浅。因此,评估临床不宜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T1期膀胱癌患者,鉴别出适合行早期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患者群体至关重要,并对影响其术后生存的相关危险因素加以分析,以帮助泌尿外科医生通过分析相关危险因素预测患者保留膀胱治疗后肿瘤复发、进展的风险,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使更多的患者受益。研究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至2010年期间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114例T1期膀胱癌患者资料,分析各临床病理特点包括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淋巴管浸润以及盆腔淋巴结情况等多种因素与术后生存的关系,应用多因素COX等风险模型分析其对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和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并探讨除本研究外的其他与T1期膀胱癌患者复发和进展有关的临床、肿瘤、病理相关危险因素。研究结果患者年龄、淋巴血管浸润和盆腔淋巴结情况与p T1期膀胱癌患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的存活率显著相关。复发性高级别p T1期膀胱癌患者的CSS往往比初发或复发性低级别p T1期膀胱癌患者差(初发组的5年和10年CSS发生率分别为75%和73%;复发性低级别p T1期膀胱癌为77%和77%;复发性高级别p T1期膀胱癌为56%和37%,p=0.078)。研究结论患者年龄、淋巴血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与p T1期膀胱癌患者术后存活率显著相关。鉴于这些病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的CSS差,即使没有进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也应及时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肿瘤直径>3cm、肿瘤位置复杂难以将肿瘤完整切除、伴随CIS是T1期膀胱癌患者复发和进展的高危因素,具有一种或多种上述临床或病理特征的患者,行早期根性膀胱切除术可能获益。
其他文献
撒岱沟门斑岩型钼矿床是我国北方大型的钼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燕辽成矿带内,矿体赋存于二长花岗岩体内,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从成矿年代学及流体包裹体,岩石地球化
弹条扣件作为固定钢轨重要部件,有着保证轨道稳定,加强轨道可靠性的作用。弹条扣件由于安装不规范、不到位出现的失效工况,会加速弹条疲劳失效的过程,更甚者会危及行车安全。因此,有必要对轨道扣件的安装方式对其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基于弹塑性接触理论,对常见于客车轨道的Ⅱ型弹条扣件和重载轨道的Ⅲ型弹条扣件的安装状态进行力学分析。首先,论文介绍了弹条扣件系统的组成,并总结国内外的弹条扣件的研究现状,然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TWSIT1、HIF-1α的表达及其与生存预后的相关性,以期为胶质瘤恶性程度的诊断及指导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取材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0年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主要对DNA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扫描和测序,以试图在整个基因组范围内寻找与某种表现型或某种疾病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基因变异。近年来,为了达到该关联研究
目的:以合并脑梗死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并随访观察不同管理方案对这类患者总体预后的影响。方法:1、收集2011年到2016年
CML主要特点是蛋白Bcr-Abl激酶活性异常增高,属于一种多功能造血干细胞恶性增生的疾病。各项研究表明,Src家族激酶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
聚氨酯合成革、农药、医药等行业的生产会产生大量的含DMF(N,N-二甲基甲酰胺,简称DMF)废水,这些废水的处理一直是工业上十分重视的技术难题。对废水中DMF的回收有着重要的现
微血管保护剂羟苯磺酸钙(Calcium dobesilate)是近年来用于糖尿病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微血管病、静脉曲张综合症等的治疗药物,最先由瑞士 Galenica AG公司开发上市。我国制药企业多采用对苯二酚的磺化反应制备,该反应过程伴有副反应多、废水量大、收率不高等问题。本论文对羟苯磺酸钙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一方面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的反应条件是硫酸与对苯二酚的原料比为2.5:1、反应时
在高温气冷堆反应堆堆芯区,燃料球在输运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堵塞,在底部圆锥部分可能形成一个拱形,一旦发生堵塞,则换料停止,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本工作主要利用实验和离散数值模拟来研究容器几何尺寸对颗粒物堵塞概率J的影响。本课题首先研究球床高度h和圆锥形漏斗的角度α对堵塞概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加锥形漏斗的角度,角度α小于40°时堵塞的概率几乎保持不变,直到α≥60°时显著降低,这是由于角度变化对
动车组车体结构是重量最大、承受载荷最复杂的动车组主体结构,运动过程中承受各种复杂的动力学载荷,且随着运行速度的提高,会加剧车体结构振动。在轨道不平顺激励下,车体结构振动属于随机振动,较大的随机振动会导致车体结构产生疲劳破坏。因此,对动车组车体的抗疲劳性能进行研究,对提高车辆运行可靠性及安全性是必要的。本文针对轨道谱激励下的某型动车组车体振动疲劳性能展开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的工作:(1)建立了动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