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电子政务建设是我国政府管理的热点和难点。电子政务在经历了全面“热启动”之后,严重地制约其本身发展的很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电子政务建设的理论研究及建设投资都主要还集中在省市级政府的门户网站,忽视了基层社区电子政务建设,导致对我国城市社区电子政务建设的研究严重不足,限制了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向基层延伸,制约了政府电子政务系统整体效益的发挥。由于我国政治体制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鲜明特色,在城市社区电子政务建设方面,几乎没有可以借鉴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国外模式。因此,结合我国政府管理实际,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社区电子政务管理模式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依照科学性和战略性的研究原则,基于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本文对制约我国城市社区电子政务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首先,调查和分析城市社区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和问题。根据全国城市社区电子政务建设的调查数据,分析城市社区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城市社区建设几乎处于“集体无意识”状态,新的价值观与新的社区理念建立艰难;二是,分析了“数字鸿沟”、“最后一公里”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深层次的是知识、经济、制度等社会问题;三是,人力资源开发是城市社区电子政务建设最大的瓶颈;四是,目前关于城市社区电子政务建设绩效评估制度几乎是空白,成为制约“一站式”社区平台的理想服务模式实现的严重障碍。
其次,构建城市社区电子政务平台模式。根据我国政治制度和城市电子政务建设“政务”是核心的原则,在城市社区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民主参与、和谐发展的现代化社区的总体思路;阐述了城市社区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的技术思想,提出了平台建设的五大原则、四大服务、六大创新;在构建城市社区电子政务建设的效益模型和电子政务模型基础上,分析政务流程和信息集成政务平台理想模式,揭示建立城市社区电子政务建设评估制度的重要意义。
最后,结合北京市东城区社区电子政务建设进行实证分析。对东城区社区电子政务建设做简要介绍,分析其平台建设中以人为本和资源自建与共享的思想理念,以及分析保障平台有效运行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机制,然后剖析其平台具备超强互动和海量资源功能等的成功经验,最后对其进行简单评价。通过以上实例分析,充分佐证本文提出的总体思路可行性、技术原则有效性、战略规划指导性和效益模型实效性。东城区为打造阳光政务,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社区自主学习电子政务平台,利用“课程超市”“博客群组”“宽频互动”等网络资源,广泛调动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不仅提高了社区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使社区成为最大的电子政务建设的人力资源库,而且建设了一支以中职学生为主的社区电子政务志愿者队伍,成为东城区社区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东城区社区电子政务建设实证分析说明:城市社区电子政务建设,既需要高远的战略眼光,又需要运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而且更需要找准正确的切入点;同时,需要制定社区建设人人参与的正确策略,创造有利于社区能力整体提升的信息化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