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代中国,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各项特权,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从清末到新中国建立之前,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呼吁声从未停止。随着不平等条约体系的逐步建立,它给中国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清末开始产生并逐渐壮大的知识分子阶层,他们大多于西方留学,他们有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国际法知识,对不平等条约的认识深刻,提出了各种废约的方法与主张,对民族意识的觉醒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周鲠生是这些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他在法国留学期间就曾领导过留学生运动,反对中国代表在“二十一条”上签字。早期西方留学的经历、国际局势的变化、国内废约运动的兴起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让他形成了自己的废约思想及主张。他一直坚持坚定、不妥协的废约立场,因此他倡导“革命的外交”,同时他也指出虽然精神是不妥协的,但是手段是主和平的。他还指出外交应该公开化,政府应该遵从民意办理外交,但是民众运动要有组织性,这便是“国民外交”理论。1931年周鲠生正式提出“国民外交”之后,他还对如何实现外交民主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将国际法理论运用到废除不平等条约的问题上,考察了国联在废约中的作用,并将“情势变迁原则”作为废约的主要依据。他提出了废约的三种基本方法,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和世界政局,为各项特权的废除提供了许多法律上的建议。他还赞扬了中比商约采国别谈判和单方面宣告废除之法,认为此举有利于打破列强对华的协调主义。此外,他还提出建立各国之间平等的条约关系以构建世界的集体安全体系是抵御不平等条约最好的方法,也是废约的最终目标。周鲠生的废约思想与主张虽然没有被当时的政府所接受,却产生了积极的舆论作用,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