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中的东盟与欧盟地区间环境合作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uren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全球化与地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新地区主义浪潮在全球范围内的拓展,以不同地区之间制度化合作为标志的“地区间主义”成为国际关系中一种全新的世界性现象。地区间层面是位于地区层面和全球层面之间的重要研究向度,它为各个地区提供了新的互动层面。东盟与欧盟正式的地区间合作始于1977年,在30多年的合作发展过程中,正是因为地区间环境合作具有敏感性低、影响范围广、收益人多等特点,所以它日益成为跨地区合作谈判的前沿领域。地区间环境合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位不断上升,特别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成为继经济贸易、政治对话之后的颇受关注的合作议题。欧盟越来越重视同东盟在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全球挑战性问题上的地区间伙伴关系,特别是气候变化合作已成为东盟与欧盟地区间环境合作中的较为成功的领域之一。本文的研究对象界定在东盟与欧盟的地区间气候变化合作上,基本假设是在东盟与欧盟的地区间环境合作中,对气候变化议题的关注成不断上升趋势,已经形成一种较为成功地区间合作模式。在气候变化领域的较为成功的地区间环境合作必然带动东盟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环境合作机制化发展,甚至成为一种新的全球环境治理模式的有益探索途径。本文的研究目的即通过引入地区间这一新的分析向度,对东盟与欧盟在气候变化向度上的地区间环境合作进行实例分析,来探讨在地区间气候变化合作上的阶段性特点、动力机制、制约因素以及发展前景。基于此,本文的主体架构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架构,即从现有的地区间主义理论来界定地区间环境合作的内涵,同时通过对地区间环境合作的功能性研究以及气候变化合作特点的分析,为后面的地区间气候变化合作研究构建理论框架。第二部分为纵向历史沿革的过程分析,即通过国际气候变化合作中的标志性事件,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的签订以及“后京都议定书时代”谈判开启等,对变迁中的东盟与欧盟地区间气候变化合作进行阶段划分和论述。第三部分为横向特征对比分析,即对东盟与欧盟地区间气候变化合作的总体特点进行全面归纳分析,并总结出一定规律性。第四部分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从全球层面、地区层面和国家层面这三个与地区间层面的发展不断互动的层面对地区间气候变化合作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地区间气候变化合作变迁过程的推动因素。最后第五部分,选择了对地区间气候变化合作具有重要影响的几个变量进行分析,并在结束语中回应第一部分的理论框架对今后的东盟与欧盟地区间环境合作前景作出展望。
其他文献
利用桩基静载试验中原有的锚桩-横梁反力系统作为PLT试验的反力装置,对现场基坑内的地基土进行了现场原位测试。通过实例阐述了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在确定地基承载力中的应用效
B7-H4分子又称B7S1和B7x,是最近发现的T细胞共刺激分子B7家族中的新成员,能负性调控T细胞的免疫应答、阻碍细胞因子的产生和细胞周期的进程。同时大量表达B7-H4分子可以保护
EPC总承包模式是目前国际项目建设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其中设备采购对项目的成败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将探讨国际EPC项目设备采购中需注意的问题。
加拿大人桑德斯在《落脚城市:最后的人类大迁徙与我们的未来》中认为,在不可阻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历史趋势之下的人口迁移过程中,"落脚城市"扮演着巨大的作用。而中国各城市
为了解北疆7种常用棉花品种的耐盐性,通过50、100和150mmol/L 3个NaC l浓度的胁迫处理,在棉花种子萌发阶段进行发芽势、发芽率的测定,在水培条件下对7个品种的生长势进行了比
在物质生活逐渐发展的今天,城市亲水性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城市湖泊作为最常见的园林水景,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游憩的场所,更能改善生态环境和城市小气候。位于西安
交联聚乙烯中、高压电力电缆绝缘挤制多采用三层共挤连续交联型机组。这种型式的交联机组在挤制绝缘线芯(包括导体屏蔽、绝缘和绝缘屏蔽)时,每次变换导体规格就必须停机并更
由于栽培樱桃有较高经济效益,近几年发展较快。但近年来,在我国樱桃栽培中,病毒病呈日益加重的趋势,成为影响樱桃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2014年4~7月,我们依据已有研究进展并
近年来,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以及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重要性不断凸现,日益广泛地为军事、通信、海洋、交通、国土资源及大众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