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视角下公立医院形象及其建设研究 ——以华山医院为中心的考察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vl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较于医护人员形象、医患矛盾的呈现等议题,公立医院形象长期处在传播学研究的视野盲区。探究公立医院形象的建设有助于提升医院的公信力,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医患矛盾的缓解、就医感受的提升等有着重要意义。在关涉医疗的很多问题上,通常表现为人的问题,实际上是相关制度和文化的问题。本文以华山医院为个案,将华山医院形象塑造过程置于布尔迪厄的场域视角下,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网络民族志、深度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医院、媒体和公众三个角度对医院形象的塑造过程及结果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一)华山医院在打造自身形象时,遵循的是“科学-政治”的场域逻辑,即运用大量专业术语、数据等建构其专业化的形象,通过宣传其在响应家政策号召方面的能力确立政治资本。对受众场域的忽视导致其宣传无法获得民众认同,“张文宏医生”的务实化、日常化的表达是对这种官方宣传体制的一种反叛,在短视频、社交媒体等的推动下,其获得了大量的关注和好评。(二)媒体是在“政治-经济”的场域逻辑下对华山医院进行呈现,一方面,如新闻媒体等需要对华山医院进行符合正向社会价值观的宣传,另一方面,为了获得阅读量、观看量等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的数据,媒体尤其是纯商业媒体会尽量弱化政治场域的作用。媒体场域的有限自主性往往通过专业化的新闻采写、镜头语言等来体现,从而确立起专属于媒体场域的文化资本。医疗类纪录片是政府、医院、媒体成功合作的体现,一方面兼顾了政治性、科学性,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人们对医院和医生的刻板印象。(三)公众作为华山医院形象塑造成效的评价者,其声音常常被忽视。在医院和媒体的宣传下,公众对于现代医疗技术通常抱有过高的期待,在一些疾病得不到很好的疗效时,很容易产生对医院的负面印象。就诊体验是人们评价华山医院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医疗资源的紧张,就诊环境的压抑,以及在西方医学文化影响下,医院的设计通常重视科学性但缺乏人文关怀,这些都是导致人们对医院负面评价的原因。文章最后就公立医院形象的提升提供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其他文献
近年来,“特色小镇”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高频词汇,受到了中央和地方的关注和重视,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建设特色小镇的热潮。特色小镇是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重要发展模式,是一个非行政单元的特殊聚集体,也是一个新兴的创新创业平台,多方位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建设。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培育了两批共计403个国家级特色小镇,预计到2020年,这个数字会达到1000个。对于特色小镇的发展,国家在政策层面给出了一系列
厄休拉·勒古恩(Ursula K.Le Guin)是美国著名女性主义作家,擅长于幻想类文学写作,她的创作之路伴随着女性主义思潮的涌现,她将自己对于女性的思考融入幻想类小说的创作中。论文将从后现代女性主义视角出发,以充分的文本细读为基础,去探究勒古恩如何以创作实践参与到女性主义运动的浪潮中。勒古恩幻想类小说的认知性与陌生化特点与女性主义产生了共振效应,勒古恩首先从幻想类小说的认知性特点出发映射了女性
2019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依托规范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以促进育人方式改革。因选课走班的推行势必会颠覆固有的教育制度和教学习惯,教师作为其中的变革中介,必然地会给其专业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考察选课走班推行以后普通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以使其更好地适应选课走班施行过程,进而真
拍胸舞是闽南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种舞蹈形式。在闽南地区,凡是重大节日、敬神祭祖、婚丧嫁娶等重要集会,都能够看到拍胸舞的身影。因此拍胸舞也被誉为“东方迪斯科”,是闽越族舞蹈的历史遗迹,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近年来,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以及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包括拍胸舞在内的大量民俗文化的发展基础被破坏,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口传心授的传播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进步,进而导致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政府工作人员、金融从业人员以及相关学者需要及时了解金融领域的相关信息及研究成果。《货币经济学》一书收录了当今货币银行学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本书的翻译对了解及传播金融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有极大的帮助。本报告拟以《货币经济学》一书中第一章《货币经济学中的机制设计方法》的汉译文本为分析对象,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指导,分析金融类文本特点,并从译文目标受众特点出发,结合项目进行中遇到的翻
列宁的青年利益观培育思想作为在战争与革命时代条件下,将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青年教育思想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向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正确示范了如何在特殊时代背景下培育青年一代形成正确的利益观,提升青年的阶级意识与责任意识,促进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当下研究列宁的青年利益观培育思想,对于我们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紧扣时代主题,通过对青年开展利益观、价值观教育增强青年的时代感与责任感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民工的报道从没有到偶尔出现再到铺天盖地,农民工逐渐从社会公共视野的边缘走向中心,其合法权益、社会地位、生存现状等方面都备受关注。农民工媒介形象作为被建构出来的现实,深刻影响着社会公众对农民工的认知和评价,其历时性嬗变不仅折射出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也揭示了农民工群体自身的成长轨迹。因此,本文聚焦《人民日报》在1979.1.1-2020.9.30期间的农民工报道,紧密结合社会语境和
近年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在各地快速发展。随着各类PPP项目逐步落地,PPP模式在激活市场活力、促进公共服务提质增效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但值得注意的是,推进PPP项目仍存在较大风险。PPP项目的周期一般都较长,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在PPP项目融资过程、建设过程和后期的运营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而且往往难以发现,或是发现时为时已晚。往往因为项目的规模大、复杂程度高等特点,使得风险的
在今天全民阅读的推广旗帜之下,纷繁多样的阅读活动形式不断涌现,其中以思南读书会为代表的读书会阅读活动成为了阅读推广实践中的重要阵地。而参加读书会阅读活动也成为了当下不少读者的选择,集体式的社交阅读成为了个体化的静默阅读之外的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阅读所内含的仪式隐喻在读书会阅读活动中逐渐显现,即阅读不再仅局限于个体读者从纸本图书中获取知识信息的行为,而是演变为了读者群体之间凝聚共识与共享信仰的仪式典
人工智能的法律主体地位研究之前提在于厘清人工智能的分类及学界对其主体地位认定的分歧。根据不同发展阶段,人工智能分为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两者的技术特征差异显著,不能等量齐观。同时,考量法律主体资格所涉及的要素多元复杂。因此,学术界对人工智能法律地位的认定存在人工智能“法律客体论”和“法律主体论”两大阵营。“法律客体论”认为人工智能在技术上因不具备情感、生理等要素,只能作为“物”;而“法律主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