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前房维持器(Anterior chamber maintainer,ACM)在无玻璃体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我院就诊的22例无玻璃体眼白内障行前房维持器辅助灌注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内容包括:术前最佳矫正远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术后3月最佳矫正远视力、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术后1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术后1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统计术中表现及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以评估ACM应用与无玻璃体眼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结果:术前最佳矫正远视力0.89±0.49 logMAR(logMAR=log 1/VA),术后3月最佳矫正远视力0.42±0.37 logMAR,术后远视力较术前远视力显著提高(P<0.05),术前眼压(14.73±3.84 mmHg)与术后第1天眼压(15.32±4.03 mmHg)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38),术后未出现高眼压症,术中出现前房加深2例(9%),瞳孔缩小1例(5%),术中未出现后囊膜破裂、虹膜损伤、悬韧带断裂,晶状体碎片沉入玻璃体腔等并发症,术后出现一过性角膜水肿3例(14%),术后3月内后囊膜混浊4例(18%),术后1月黄斑水肿1例(5%),术后3月复发性视网膜脱离1例(5%)。无论是术后1周还是术后1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分别是术前2589.5±279.0 cell/mm~2,术后1周2424.0±287.6 cell/mm~2和术后1月2401.6±297.2 cell/mm~2,但术后1周与术后1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6),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为术后1周6.1%(±4.1),术后1月6.7%(±4.1)。结论:应用前房维持器为玻璃体切除(PPV)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添加辅助灌注具有维持前房深度的相对稳定的作用,有利于手术的操作,减少术中并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并且不对角膜内皮功能造成严重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