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是记载孔子思想的重要儒家经典之一。吸引着众多中外学者的阐释与翻译。本文对比研究理雅各与辜鸿铭《论语》英译本,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出发,阐释了两译本在儒学术语英译方面的差异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在回顾以往《论语》翻译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探讨了阐释学理论、操纵学派理论以及目的论等相关理论与译者主体性之间的联系,旨在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以辜鸿铭与理雅各《论语》英译本为研究范围,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了译者主体性在两译本中的彰显,并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对差异原因进行了尝试性分析。以《论语》翻译中极为重要的儒学术语为例,本文进一步研究“仁”、“礼”、“道”、“孝”、“梯”“君子”、“小人”和“天”英译差异后的译者主体性因素,并尝试对差异原因提出自己的合理解释。
通过对比研究译者主体性在理雅各与辜鸿铭《论语》译本中的彰显与分析两位译者对于儒学术语英译的差异,本文发现译者主体性对翻译本身以及翻译过程都具有重要影响,而核心术语的英译对于译本的传播能力与接受能力具有明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