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典型环境下火灾特征演化规律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xakk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船舶上通常带有大量燃油和货物等火灾危险源,附加值高,且往往漂泊在海上,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研究船舶火灾特征演化规律对于指导船舶火灾防护、设计、灭火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围绕船舶甲板表面和内部舱室这两类典型火灾场景的灾害特性开展了以下研究:(1)实验研究了船舶外部不同温度环境和风环境下的煤油燃烧特性,结果表明:初温小于闪点,煤油池火的火焰蔓延速度与燃油初温成线性增长关系;超过闪点,则闪燃燃速和实际燃速会迅速升高。甲板表面及燃油初始温度低于60℃时,煤油池火的热释放速率、燃烧时间、燃烧热辐射特性不受初温影响。风环境对大尺度油池火燃烧速率产生显著影响,U<6 m/s时,两种燃料的稳定燃烧速率均随有效风速的增大而增大;U≥6 m/s时,则趋于平稳。基于全尺度实验结果,发展了一种由线性增加段和常数段组成的分段函数的风环境下大尺度油池燃烧速率计算通用模型。(2)全尺寸实验研究了船舶海洋环境风下大尺度池火温度场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温度场受到环境风的强烈影响,火焰会倾斜,火焰倾斜但未贴地的情况下,风环境下大尺度火灾在Z=0高度上的径向温度分布仍满足高斯分布,其他高度可用偏高斯函数来描述。经典羽流模型对环境风作用下的大尺度火灾羽流中心线温度分布预测偏高,基于实验数据结果,对Mc Caffrey模型进行了修订,重新定义连续火焰区、间歇火焰区以及浮力羽流区的划分阈值,建立了可以较好预测环境风作用下羽流中心线温度的新模型。(3)理论与实验研究了单开口舱室火溢流行为与灾害参数,结果表明:挑檐条件下开口火溢流可分为“自由火焰阶段”、“火焰水平蔓延阶段”和“火焰溢出挑檐阶段”三个阶段。基于火焰扩展模型,建立了火焰高度,火焰蔓延区域和挑檐条件相关的隐式相关关系。针对不同无量纲溢出热释放速率Q(5)e*x2/5,开口中性面到挑檐的垂直高度和开口宽高比,建立了挑檐下方中心线(x轴)、外立面轴线(y轴)的三段式温度衰减模型。此外,将高斯分布函数应用于非轴线温度分布中,提出了新的特征长度p,作为高斯分布的拟合系数。随着挑檐增加,基于火焰高度模型建立不同挑檐限制条件下的热流密度分布模型,无量纲热流密度与归一化的竖向高度呈现较好的-5/3次方关系。(4)研究了机舱顶部多开口烟气溢流理论模型,根据中性面理论和机舱的区域模型,建立了顶部n个开口机舱在机械排烟和机械补风作用下的开口流动方程,得到了求解中性面高度的通用联立方程组,简化得到了机械排烟和机械补风作用下机舱多个相同开口都不发生烟气溢流的临界排烟量计算模型,并实验验证了该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在实际排烟量和临界排烟量较为接近时,开口处的内外压差非常小,极易受到外界风以及内部燃烧膨胀压的干扰,造成烟气间歇性溢出。为了形成较为可靠的开口溢流抑止效果,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在临界排烟量基础上取50%的冗余系数可以较为可靠地抑制烟气溢流,使得整个火灾燃烧过程中无烟气溢出。
其他文献
地球内部水的含量和分布是影响其演化及动力学过程的关键因素。赋存于含水矿物中的地表水可以通过板块俯冲作用迁移至地球深部,甚至核幔边界。俯冲板片表层的沉积物层和洋壳相对于岩石圈地幔更富硅元素和铝元素,在富水环境中以Al2O3-SiO2-H2O为端元的ASH体系中可形成一系列含水矿物。高温高压实验研究表明该体系中含水矿物的热稳定性通常高于含水镁硅酸盐,甚至能够沿正常地温线稳定存在。本文采用金刚石压腔技术
岩溶地下水是西南岩溶石山地区最重要饮水水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地下水水资源品质要求也逐步提高,含有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矿泉水日益受到青睐,岩溶区矿泉水开发已成为贫困山区脱贫致富主要手段之一,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清晰揭示富锶地下水的形成机理及空间分布规律对富锶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以湖南新田赋存于泥盆系佘田桥组富锶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地下水补给排体系的
实际系统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非线性特性。在以永磁同步电机为代表的机电系统中,非线性特性会降低系统的控制性能。因此,我们需要补偿和消除这类系统中的非线性特性,研究非线性特性的抑制问题。而在以细胞分裂为代表的复杂系统中,由于非线性特性是控制对象的本质特征,是完成细胞分裂和其他理化生物等过程的保障。因此,我们需要保留和控制系统中的非线性特性,研究非线性特性的控制问题。另一方面,扰动普遍存在于各类实际非线性系
自工业化以来CO2排放一直呈现出升高的状态,排放升高后不仅使得全球变暖,也会对大气环流以及气候异常造成影响。ENSO(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即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是全球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最强的信号,可以通过遥相关响应引起全球范围的气候异常。排放升高很可能对强东部型(EP型)El Ni(?)o事件造成影响,由此导致全球范围的降水异常变化。本文利用耦合模式
新元古代至早古生代是地球历史时期重要的演化阶段,该时期发生了罗迪尼亚向冈瓦纳大陆的转换及伴随的全球性构造事件、成矿过程、古气候变化及生命演变等关键过程。因而,各陆块在该时期的地质演化和相互关系是地球科学领域长期以来的研究热点也是难点。其中,作为Rodinia超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南在晋宁期-加里东期的构造演化不仅是理解中国大陆地壳形成和演化及矿产资源形成的关键要素,也是探索全球超大陆古地理格局恢
显生宙以来,全球海洋生物共经历了五次大灭绝和三次大辐射,其中包括著名的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和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F–F)之交生物大灭绝。如何清楚和深刻地理解这些重大生物-环境事件的起因、进程,一个高分辨率的年代标尺是关键。基于米兰科维奇理论的旋回地层学为我们建立高精度的年代标尺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通过识别沉积地层中米兰科维奇旋回建立的天文年代标尺的精度可达0.02–0.4 myr。本文分别聚焦早
近年来,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弱小目标检测成为遥感信息处理的研究热点之一。影像中地物目标尺度小、种类多、数量巨大、视觉特征差异显著、且受复杂背景、噪声和小样本等因素影响,使得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弱小目标检测面临巨大挑战。本文考虑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具有丰富空间细节信息的特点,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强大的层次特征表达能力,开展面向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弱小目标检测的深度学习模型研究,围绕“弱小目标尺度小-特征响应弱-标
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灾害频发,每年都会造成沿岸城市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其中,风暴潮灾害,作为影响我国的主要海洋灾害,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沿海经济的持续发展。近几十年,在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不断上升的情景下,台风风暴潮灾害强度和影响范围呈现增大趋势,同时,随着沿海地区人口和经济不断集聚,台风风暴潮灾害的风险等级也会进一步上升。因此,需对重点沿海城市开展精细化的风暴潮风险评估与区划,以提前确认风暴潮灾
理论上认为,宇宙产生之初正反物质应该是相同的,而现实的宇宙中已经很难找到反物质的存在。反物质和普通物质的这种不对称性是现代物理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研究这个不对称性的深刻的物理机理是过去几十年的一个热点。由于在高能重离子碰撞实验中,最初产生高温高密核物质的环境类似于宇宙大爆炸的初始阶段产生的“火球”环境,这为在实验中研究反物质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也为科学家研究宇宙演化早期物质形态,寻找奇特物质和
自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高铁开通,中国高铁网络“开挂式”建设正式拉开帷幕。经过短短十几年时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运输密度最高、成网运营场景最复杂的国家。高铁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对中国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新发展阶段的来临,我国正积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大力推进城市群建设,改变过分追求城市规模扩大和经济总量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提升城市集聚经济水平,努力加强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