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自1998年,FIGO对内膜癌分期归类纳入了完整的系统性盆腔及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虽然手术—病理分期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标准,但是,对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淋巴结切除术对生存率的贡献却始终存在争议。北美及澳大利亚广泛采取淋巴结切除术,并且部分资料显示淋巴结切除术可增加患者的生存率,来自非随机研究及病例个案研究的资料也支持这一结论。但其他观察与研究并没有显示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淋巴结切除术的益处。目的探讨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淋巴结切除术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所收集的国内外关于早期内膜癌行淋巴结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制定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全面检索Pubmed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EMBASE,语种限英语。手工检索所有当前能够检索到的参考资料及研究报告。纳入原始研究、评价质量、提取资料并进行核对,剔除不合本研究目标标准的研究文献,最后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试验组为采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淋巴结切除术,同时采取或不采取术后辅助治疗;对照组仅行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采取或不采取术后辅助治疗。对纳入的研究采用Cochrane提供的RavMan4.2进行Meta分析。以5年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为观察指标。计算各个研究的RR值及合并RR值。结果共有6项研究包括2860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有2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和4项回顾性研究。提取资料行统计分析结果示,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加淋巴结切除术组与单纯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组:1、5年总生存率,合并RR=1.27,95%CI=[0.82,1.96],p=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年无瘤生存率,合并RR=0.77,95%CI=[0.64,0.94],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并发症发生率,合并RR=2.20,95%CI=[1.48,3.27],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淋巴结切除术与未行淋巴结切除术相比较,其5年生存率并无显著性差异;5年无瘤生存率却相对降低,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但由于纳入文献中包括了回顾性研究,存在发生各种偏倚的可能性。进一步的结论的得出有待于多个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