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已经波及到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得全球范围内多种不同文化相遇,文化间所内含的意识形态、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化的物质载体语言等,共同上演了一部经典的多元文化间和谐的当代剧目。全球化越来越在文化领域中展现出它的世界性效应,多元文化间的冲突和融合构成了全球化时代所具有的绚丽斑斓的独特的景观。在全球化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并且将长期存在的全球的文化,实质上是一个多元共存的全球化,既包含着与人类共同命运息息相关的普遍性的文化价值观,同时也包含着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当今多元文化的共存现状,意味着全球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冲突、相互碰撞到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最终达到和谐共融。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曾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标准。所谓“和而不同”,即和睦相处但不盲目苟同之意。哲学家罗素也曾说过,参差多态乃是幸福之源。因此,多样性统一,才是美的重要来源。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后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思想,简称“两个和谐”思想,成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外交工作的重要战略思想。众所周知语言虽没有阶级性,也不被纳入意识形态范畴,但是语言,尤其是美国英语早已被披上了“美国的外衣”,因此美国英语也如同“美国主义”那般,成为众多中外学者所担心的那样,变为一种与全球同质化的势力,英语在此作为一种特殊化的语言,所扮演的将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功能的角色,政治、经济以及国家安全等问题将充斥其中。因此,中华民族这只东方巨龙在加强对外交流的同时,有责任、有义务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繁荣,推进“两个和谐”思想的发展。人类的历史经验早已证明,世界只有语言的多样化、文化的多元化,重视和加强不同语言和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才谈得上世界的稳定与和平。语言从来都是民族或国家之间建立联系、沟通政治、经济、贸易以及多元文化传播的桥梁。基于中美两国不仅在历史上,并且还在文化渊源上有着诸多的相同点和共融性,中、美两国作为中西方典型文化代表的使者,完成全球化的多元文化的和谐的历史重任就落在了文化底蕴既有差别和矛盾,文化间交流又各具形态的统一与和谐的中美两国的肩上了。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英语这一全球多元文化传播中重要的物质载体,将英语这一“全球化”的语言作为目镜,东、西方的文化置于镜台上,东、西方的文化代表的中美文化间的碰撞与磨合是显微镜调节器的不断移动,东、西方文化冲突的焦点聚于集光器上,光圈的调节也是中美文化冲突的调节和解决,于是多元文化的世界便会在显微镜下透过英语的目镜绽放出异彩了。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以马克思全球一体化理论作为理论的出发点,以古论今地分析当今经济全球化对文化产业领域、文学艺术领域、科技教育领域等所产生的不同影响,进而得出经济全球化渗透到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不同领域,其中尤以文化领域呈现出多元文化间共存的绚丽多彩的独特景象。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多元文化间的共存既有冲突中的相互融合,也有矛盾中的相互借鉴;既有文化的休克,也有文化的调和。如何使得全球多元文化体系间即:东亚文化、西欧文化、北美文化、拉美文化以及南非文化间达到和谐共融的发展态势,需要对各个不同文化体系进行逐一分析,从而东、西方文化成为了多元文化间冲突的焦点,它不但涉及到意识形态、宗教信仰领域,也涉及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问题,那么要化解冲突、解决问题,一个更为突出的焦点准心被置于眼前了,那就是作为东方文化代表的中国和作为西方文化代表的美国,这两国之间的文化焦点的解决在全球多元文化和谐的目标道路上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部分:问题的进一步分析。要达到多元文化间的和谐这一目标,不但有历史的依据,还有现实的条件。古今中外,人类文化的传承凝聚着全人类共同的辛勤努力和展望期许,纵观历史上每一次文化间的碰撞都会划出异彩纷呈的历史画卷,可见多元文化间的和谐是一个不可扭转的历史趋势,它的发展延续至今,通往未来那个我们人类共同向往的和谐世界。第四部分:解决问题。和谐世界是向往的目标,各国间增进文化交流是实现多元文化间和谐的途径,多种语言并存的多元文化的世界构筑璀璨的星球,多元文化的和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