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季陶相关论文
戴季陶在《日本论》一书中对日本民族的信仰、特性、外交政策、审美等进行了一系列的介绍。通过该书中对明治维新的论述,可以发现......
中国和日本传统文化均有三根支柱:儒佛道。不同的是,中国的道是道教,日本的道是神道。神道也称神道教,是日本的本土宗教,对日本文......
1929年春,由田汉领导的南国社带着一批剧目赴南京演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独幕剧《孙中山之死》。然而,这个准备首场演出的剧目却引起......
1920年,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文章,提倡简化汉字。1922年,他与北京大学教授、文字学者黎锦熙等知名学者,又向国......
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信仰是需要纪律维护的,也是需要纪律检验的。信仰的虚实真伪,只有经过纪律这个熔炉的冶炼,才能得出结论中国共......
1929年南京中山陵建成,以孙中山继承人自居的蒋介石为捞取政治资本,主持把孙中山灵格移居南京,并电记宋庆龄回国参加。随后,宋庆龄拒绝......
据有关知情人透露和档案史料记载,戴季陶曾护送班禅回藏,后因班禅圆寂,他又毛遂自荐,抢到一个赴甘孜祭奠班禅的美差。这其中发生了......
戴季陶是20世纪前半叶一位较为复杂且对中国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戴季陶在国共合作前后的一系列活动对国共合作的酝酿、建立和......
仅仅两个多月后,工读互助团第一小组宣布解散了。它震动了新文化界、知识分子群体。又一年,当工读互助运动无声无息地消亡后,那些原来......
童子军是一个国际范围的青少年组织。它的目的是通过强调野外实践活动的非正规教育,在身体、精神和智力上培训青少年,使他们将来对社......
日色曚昽 李兆忠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 副研究员 凡是研究日本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的《......
20世纪80年代的《参考消息》曾报道蒋纬国在台北出版了他的身世自述《蒋纬国报到》,蒋纬国在文中承认他是曾任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
1950年12月31日毛泽东为瞿秋白文集出版题词中指出,瞿秋白同志是肯用脑子想问题的,他是有思想的。这段话,指出了秋白的一个极重要......
陈洁如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之前的夫人,也是继元配毛福梅和侧室姚冶诚之后的又一伴侣。蒋介石于1921年和陈洁如结婚,1927年离婚,......
张申府(1893~1986)是河北献县人,原名崧年,自改为申府,意思是治理国家。他早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三位主要创始人之一,本应是......
1944年7月9日,中国抗日战争处在最艰难的时候,宋美龄突然离开重庆,去巴西休养,自此长期不归。直到一年后抗战胜利,宋美龄才翩然回国。关......
举荐人才进黄埔 1924年2月的一天,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刚刚结束,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廖仲恺,亲自到码头迎接从北京南下广州的......
1948年11月14日,南京城内风传“蒋介石的文胆”之称的陈布雷自杀的消息,关于自杀的原因,各种揣测都有,议论纷纷,震动很大。 贾亦斌听......
“中国的盖世太保”戴笠恶名昭著。他任国民党军统局长8年,曾密令残杀了许多革命人士,但戴笠却没有加入国民党,这是为何? ......
在夏威夷大学汉密尔顿图书馆中文书库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看到一本薄薄的蓝皮书,封面上印着《冯在南京》。封底标明乃是民国23年由政治......
该文以"五四"前后戴季陶所关心和研究的核心问题:即寻求一条合理安全的工业化道路为线索,追踪其思想变化的轨迹,并对这种变化的原......
戴季陶是近代中国思想较为复杂的知识分子,也是五四时期在中国译介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国民党有识之士,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译介与研究在......
因缘际会 进入黄埔 张申府与毛泽东同年出生(1893),并曾在北大图书馆共事,还同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建人之一。1920年张申府......
戴季陶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思想比较复杂的政治人物。在共产党党史上,他是臭名昭彰的“戴季陶主义”发起者,却同时是中共筹备创办人之......
香港艺术中心的五楼,“汉雅一百”展览的序厅,与民国遗老于右任赠予戴季陶的大字“说剑增慷慨,琢玉思坚贞”、冯康侯先生自许的寸......
“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兴起,一些进步报刊开始介绍《共产党宣言》,但只是翻译部分章节或片断,尚没有完整的中译本......
摘要:戴季陶(1891年—1949年),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元老,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家、理论家和政治人物。虽然其在后半生是一名顽固的反......
与日本结缘有诸多原因,内子早年在日本生活并学习多年,之后在日本大公司工作数年;舍弟远渡东洋,至今也已近20年之久;本人之前创立......
据说,民国闻人戴季陶(1891—1949),生前有过如此抱叹:民国二、三年(1913、1914年),他就想叫国民党提倡白话文,若国民党听了他的话,......
南京考试院是应孙中山先生的“五权”(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理论而建立起来的。孙中山在辛亥革命胜利后就任中华民国临时......
在上海小组成立过程中的一系列会议上,都有一位不知名的女子在场 1920年5月,陈独秀南下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其核心是“......
五四时期戴季陶从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出发,鼓动与宣传五四运动,译介与研究马克思主义,揭露与抨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行为,从某种......
1928年初,蒋介石率领北伐军队进入山东,为了应付山东省内的复杂政治形势,他要求中山大学校长戴季陶推荐一些山东人士随军入鲁。时......
作为东方文化和欧风关雨共同化育的文明,日本文化以其特殊性成为世界文明融汇的一个特殊样本。而日本民族的民族性对其文化的影响,更......
目前学术界对于《星期评论》的历史地位已经给与充分的肯定,认为它是五四时期著名的进步刊物之一。早期共产主义者李汉俊与戴季陶......
石瑛生于1878年,湖北阳新人。他曾任中国同盟会欧洲支部负责人、孙中山秘书、南京市市长等职。1924年,国民党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召......
清末民初时期,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试图将政党政治移植到中国,戴季陶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系统地阐明了政党政治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政......
文章论述分析了其制定背景、过程及其主要内容,剖析了其进步性和局限性。在当时社会、政治活动需要及政要人物推动下,在《礼制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