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矿质营养与花器官败育的关系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usts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求杏落花落果的生理学原因,本实验以‘串枝红’、‘锦西大红杏’、‘二转子’、‘法一’、‘沙金红’5个品种杏树为材料,对杏不同品种、不同枝类的开花坐果习性与营养水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而为调控杏花发育提供参考:并通过对5个杏品种叶片矿质营养含量的年周期变化规律的研究,确定辽南地区杏叶分析的最佳采样时间,制定最佳施肥方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所研究的5个品种完全花率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完全花率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串枝红’(75.26%),‘法一’(60.45%),‘锦西大红杏’(50.30%),‘沙金红’(28.80%),‘二转子’(22.02%),这个顺序正好与5个品种丰产性顺序一致;同一品种的不同枝类完全花率也存在差异,不同枝类完全花率由高至低的顺序为:花束状果枝、短果枝、中果枝、长果枝,即,果枝越长其完全花率越低。2.大多数品种各类枝自然授粉坐果率与人工授粉坐果率相关性显著,均随着枝条长度的延长而降低;人工授粉坐果率高于自然坐果率,但两者差异不显著。大多数品种各枝类完全花率与自然坐果率相关性显著,其完全花率能反映杏树坐果能力。3.同一品种不同枝类矿质营养含量与各枝类中位叶(7月末)矿质营养含量规律基本一致,其矿质营养含量都是随着果枝的长度的延长而降低,这种规律与与不同枝类完全花率的规律相一致。4.随着花期的推延,各枝类(尤其花束状果枝和短果枝)的N、P、K、B、Fe的含量升高,而Ca、Mg、Zn含量却下降;各枝类的矿质营养含量差异也越来越大,尤其到了初花期,大部分品种各枝类的矿质营养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5.各枝类完全花率与露红期各枝类贮藏的大部分矿质营养水平成正比,只是与不同品种杏树完全花率相关性显著的矿质元素种类不同。磷与‘串枝红’各类枝完全花率相关性(0.975*)最大;钙与‘锦西大红杏’各类枝完全花率相关性(0.992**)最大;镁与‘法一’各类枝完全花率相关性(0.984*)最大;硼与‘沙金红’各类枝完全花率相关性(0.975*)最大。6.各品种一年生枝叶片年周期内矿质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大部分矿质含量在7月15日-8月15日期间相对衡定,此时期可以作为辽南地区杏叶分析的采样适期。7.根据本研究结果,华北品种(‘串枝红’、‘锦西大红杏’)萌芽前最好追施N、P肥,而对于欧洲品种(‘法一’)最好多施P、K肥,‘串枝红’、‘法一’、‘沙金红’在萌芽期可以喷施B肥,开花期对各品种施用Ca、Mg可能会对其开花坐果有比较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用不同浓度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预处理一年生核桃(Juglans regia L.)幼苗,采用生理生化方法,初步探讨了外源NO提高核桃干旱胁
苹果(Malus domestica)是落叶果树中主要栽培的树种之一,通过常规杂交育种对其改良十分困难。因此,采用基因转移技术获得转基因植株已作为苹果育种的重要手段。苹果叶片是进
本文对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Pol CMS系和保持系的解剖学、一些生理生化特性、光合特性、农艺学性状、品质性状及其杂种优势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以秋水仙素人工诱变获
本研究在综合调查四川杂柑栽培生产情况下,以杂柑受冻果实为材料,分离INA细菌,鉴定四川杂柑上INA细菌种类,测定其冰核活性,并探讨影响INA细菌冰核活性的因素;然后将分离的INA
ISSR(简单重复序列区间)属于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是根据基因组内普遍存在的微卫星基序设计单一引物,对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扩增的指纹图谱可以同时提供基因组内多个位点的序列
以七个品种杨梅(Myrica rubra Sieb & Zucc)果实为材料,研究比较‘荸荠’、‘湖南种’、‘早大梅’、‘东魁’和‘乌种’等杨梅品种不同成熟度果实的可溶性糖、有机酸和主要生物
当植物遭受低温或干燥等逆境胁迫时,棉子糖家族寡糖(RFOs)作为渗透调节物质,可维持组织的渗透压,增强植物抵抗胁迫的能力。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GS)催化RFOs生物合成的第一个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筛选抗南方根结线虫病番茄砧木资源,并探讨利用其嫁接防治番茄南方根结线虫病的可能性及其抗病机理。试验利用所收集的国内外9份抗南方根结线虫砧木材料,以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