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摆手歌》是土家族唯一一部具有史诗性质的古歌集成,关于土家族创世、迁徙、生产生活以及英雄故事等事象,是土家族的知识总汇和“百科全书”。史诗属于叙事诗范畴,运用叙事学理论和口头程式理论对史诗《摆手歌》的叙事进行研究,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本文主要倾向于后经典叙事学理论,并结合口头程式理论,对史诗《摆手歌》的叙事语境、叙事结构以及叙事程式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探究史诗本身的内部组织机制,探寻史诗叙事的内在规律,以及分析史诗的生成语境,深入探讨史诗是如何进行叙事,是如何传承本民族的民族文化的,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史诗的内部与外部研究达到理论上的契合,构成对史诗《摆手歌》叙事的研究机制。本篇论文一共分成了五个部分,论文的绪论部分介绍了笔者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并且概述了史诗及史诗叙事、史诗《摆手歌》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论文正文的第一章是“《摆手歌》的产生、内容及功能”:这一章中简要介绍了史诗《摆手歌》的产生,得出《摆手歌》起源于劳动,是土家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接着对《摆手歌》的内容作一个简单的概述,并对史诗《摆手歌》的功能进行探讨,分析出《摆手歌》具有祈福纳吉、悦神娱人等多重功能。论文的第二章是“《摆手歌》的叙事语境探究”:史诗是在一定时空的语境中生成的动态文本,这一章主要把文本置于其文化语境之中,从土家族的迁徙历史、生产生活、习俗和宗教等语境入手进行译述,对静态的史诗文本进行语境还原,探究史诗《摆手歌》的社会文化语境,以及史诗与社会文化语境的内在联系,从而证实史诗是在一定语境中重构,形成口头传统的活态研究与具体的分析。论文的第三章是“《摆手歌》的叙事结构研究”:这一章主要是对史诗《摆手歌》的结构和视角进行分析,叙事结构是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展开,时间上存在“史诗中事件的发生时间、史诗形成时间以及演述者演述史诗的时间”等三个层次的时间差,在叙述上采用依自然时序的连贯叙述方式,体现了顺应自然的线性时间;空间上是构建神界、物界和人界的多棱转换空间,凸显了土家族的三元社会结构体系。史诗《摆手歌》的叙事视角体现在叙述者和叙述视点上,《摆手歌》的叙述者主要是外显叙述者和内隐叙述者,视点主要是全知视点和单一视点,《摆手歌》的叙述者主要是梯玛,在整个故事的演述中,体现了演述者的全知透视,同时,也成为史诗的单一叙事演述,从而突出了梯玛在史诗中的权威地位,展现了史诗在特定视点下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进而探寻史诗《摆手歌》的叙事结构特点,其特点是以人物为中心和以事件为中心相结合的结构方式,它的丰富性、多样性,给读者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论文的第四章是“《摆手歌》的叙事程式分析”:这一章主要分析了史诗《摆手歌》的语词程式建构、程式句法和程式特征,在语词程式方面,分析了史诗《摆手歌》在衬词、数字、祭词和修辞上的程式特征,同时,也呈现了史诗平行的程式特点,以及在谚语和复合大型程式的运用上所具有的独特的民族特性。从而,也可以看出史诗的程式特征:语言的反复表述和排比特征,以及假譬取喻和再三事成的思维特征。论文的余论部分:通过对史诗的叙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史诗文本在语境中的重构;二是史诗在叙事结构上的模式化以及史诗的高度程式化。显现出土家族史诗独特的叙事能力和叙事艺术魅力。不过,史诗《摆手歌》是以口承韵文为表现形式的活形态文学,应把史诗作为一个实体,从整体上对其进行系统的把握,本文仅从叙事学和口头程式理论对《摆手歌》整理本进行研究,只是对史诗文本作了初步的尝试性的研究,有待对史诗《摆手歌》作进一步的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