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主体形成性评价与初中生英语内部学习动力的相关性研究——以漯河市一所实验中学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al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引入了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多主体包括教师,学生自己,同伴,家长在内的参与进来,运用各种工具和手段不间断地收集教学反馈信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学习动机都是学习动力的要素。学习动力是影响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被认为是一个由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组成的复杂得相互作用的系统:内部动力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外部动力涉及学习环境,激励机制等。学习动力受来自学校,学生及家庭各种因素的影响。那么,学习动力是否受到来自教师,学生自己,同伴及家长评价的影响,依然未清。  基于此,本篇论文将通过调查研究多主体参与的形成性评价的使用现状和学生现在的英语内部学习动力水平,来分析多主体形成性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评价,家长评价)的实施是否与初中生英语内部学习动力水平存在相关。该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多主体参与的形成性评价使用现状如何;学生的英语内部学习动力水平如何;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同伴评价、父母评价以及整个多主体形成性评价系统的实施是否各自与学生英语内部学习动力水平存在相关。  来自郾城实验初级中学不同年级共238名学生参与了这次调查。他们应邀填写了初中生多主体形成性评价使用现状调查问卷和英语学习内部动力问卷,真实地反映他们使用多主体形成性评价的情况及英语内部学习动力的水平,为分析多主体形成性评价和英语内部学习动力水平的相关性提供基础。  该研究运用SPSS(13.0)中的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皮尔逊相关进行不同种类的数据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如下:教师评价仍居主导地位,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的使用处于较低水平;英语内部学习动力中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处于较低水平;除教师评价、同伴评价与英语学习外在动机无关之外,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父母评价的使用各自与英语内部学习动力各方面存在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整体多主体形成性评价系统与英语内部学习动力水平在总体上呈现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基于研究发现,对英语教师,英语学习者,学习者父母提出了建议以便能更有效地评价学习者的学习。首先,教师应更新观念,培养学生使用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学会自主地、独立地或合作性地学习和反思;其次,英语学习者应自主地积极地依据教师、自己、同伴和父母的评价信息来监控自己的学习和进步;然后,父母应多鼓励学习者的学习和进步;最后,依据教师、学生自己、同伴和父母评价的使用,构建一个多主体参与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以及学习自我效能感,以便实现学习动机,提升学生的英语内部学习动力。
其他文献
近几十年来,中国各高等院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吸收的来华留学生数目一直呈不断上升态势。鉴于此,笔者决定调研来华留学生在留学生活中遇到的压力、自我调节及其适应成果。本文侧重
学位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发展,外语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带来了新的契机,尤其多媒体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与应用为英语多媒体教学
随着全球化的兴起以及各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新闻传播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在现代信息社会,新闻翻译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一些学者分别从语言学和
厄德里克在《甜菜女皇》中描述了跨越三代的三个女性印第安人物——佛勒·皮莱革,赛莱斯婷·詹姆斯和多特·阿黛尔,并展示了她们在面对时代变迁,通过形成各自的家庭关系构建
邝丽莎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华裔美国文学界的新秀,自1995年以来,已有9部作品出版。《龙骨》是邝丽莎于2003年出版的小说。本文从东方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分析邝丽莎在小说的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