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年来中国大片的创作衍变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中国电影全面实施产业化政策以来,以“大投入、大制作、大营销、大导演、大明星、高票房”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大片便成为了中国电影最为引人注目的景观。2002年,《英雄》的横空出世拉开了中国大片风起云涌的大幕,时至今日,中国大片已经走过了十余个年头。十多年来,中国大片极大影响着中国电影的产业格局和历史走向,既取得了不少极具历史性的成就,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呈现出诸多的弊病。中国大片弊病主要体现在其创作方面:形式浮华、内容空洞、叙事乏味、艺术品质拙劣、人文内涵不足、文化价值观混乱、当下生活缺席等等。如果说“高概念电影”作为一种制作模式让中国大片在市场上蔚为一时之盛,那么,其持久和良性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中国大片在创作方面尽快实现商业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效平衡。其实,如果仔细梳理一下中国大片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以2007年为节点,确切地说是以电影《集结号》的出现为标志,中国大片在创作上整体呈现出一种较为明显的衍变趋向。之所坚持使用“衍变”一词,主要是为了说明这种变化的内在衍生契合关系。这种变化不是同一的,而是零散的,不是单向的,而是反复的。这种衍变涵盖和涉及中国大片在文化品格、题材类型、美学风貌、艺术品质、创作观念、创作方法、大片创意等各个方面呈现出的一些新变化和新特点。当然,这种衍变的背后存在诸多方面的原因。市场与受众的制约、创作主体的变化、文化环境的影响、评论评奖的导向等原因共同促进了中国大片的创作发生衍变。近年来中国大片创作的衍变既包含一些成功的突破和有益的探索,如思想与文化的贫乏有所改善、题材类型得到有效拓展、艺术品质整体有所提升、现实主义品格渐渐回归等等,也包括中国大片一直未能解决的创作难题和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些创作困境,如原创力的缺乏、类型化创作的不自觉,叙事功力的薄弱,本土化与全球化之间文化立场的游移等等。本文以中国大片(2002—2012)为研究对象,首先在仔细梳理其十余年创作历程的基础上,以2007年为时间节点,将其分为发轫期和衍变期两个发展阶段,并以比较研究的方式从文化品格的嬗变、题材类型的拓展、美学风貌的转向和大片原创力的消长四个方面考辨归纳了近年来中国大片的创作衍变的表现;随后,本文对中国大片创作发生衍变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地探究,认为市场与受众的制约、创作主体的变化、文化环境的影响、评论评奖的导向等原因共同促进了中国大片的创作发生衍变;最后,本文站在中国大片创作整体发展的角度,对其近年来的创作衍变进行全面理性地评估,评估从“得”与“失”两个方面进行,以期为中国大片的实际创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其他文献
论文以新世纪长篇小说的红色子弟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他们在社会中的人生优越性,表面光环下的枷锁与阴影,从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相融合的视野来探讨他们的社会地位、历史命运
目的:探讨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03~2019-03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0)采用常规护理
任何一种文学新文体的产性,都不是偶然的。它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文学自身运动发展的必然。微型小说的问世也是这样。我们的时代进入了以振兴中华为目标的历史新时期。全国人
电流体风力发电是一种新型的改善环境、调节能源结构的发电方式,与现有的新能源发电方式相比,电流体风力发电机避免了机械装置发电机中机械磨损、噪声、设备尺寸过大等方面的
本翻译材料选自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智库,全文约1.4万英文单词,作者为纳撒尼尔·阿伦斯(Nathaniel Ahrens)和周宇(Zhou Yu)。原文属于典型的经济文本,包括联想公司崛起的因素、与国际同行竞争的现状、政府政策对竞争力的影响、与美日间的关系等等,翻译起来具有一定难度。笔者运用李长栓教授提出的“理解、表达、取舍”框架来分析本次翻译实践中的案例,探讨具体翻译过程应使用的工具和翻译方法
通过“等刚度置换”原则,探讨了采用FRP设计汽车壳体并达到金属壳体的性能和要求。
近年来,山东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12年山东旅游总收入比上年增长21.0%,2013年同比增长14.75%。2013年山东旅游业总收入突破5000亿元,山东旅游业位列全国三甲。与此同时,山东
简要介绍了汽车玻璃的市场现状,从工艺角度分析了弯钢化玻璃生产模具的结构和特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为了提高钢化玻璃的成品率,对炸裂这一影响弯钢化玻璃成品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指出玻璃结构、结石、钢化工艺(加热、压弯、冷却)等是影响弯钢化玻璃成品率的主要因素.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老年慢性病患者长期照护需求意愿,分析影响其长期照护需求意愿的因素,来探讨如何为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符合其需求的多层次、全方面的长期照护服务,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