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等收入家庭的风险意识及规避能力分析——以济南市为例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zerg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险在人类早期活动之初就已经存在,只不过当时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大自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进入空前发展阶段,人类改造自然、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社会风险也日益增多。在这个社会背景下,本文将城市中等收入家庭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所提出的风险社会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考察城市中等收入家庭在应对社会风险时存在的主要问题,试图从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这些角度来分析当前城市中等收入家庭的风险规避能力,并从家庭、社会、政府三个层面找出影响城市中等收入家庭风险意识的主要因素。  通过研究发现,我国民众对于社会风险的防范意识仍较为薄弱,复杂多变的家庭风险已严重影响了城市中等收入家庭的日常生活,有的甚至给城市中等收入家庭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城市中等收入家庭存在着对新型风险缺乏科学认识、风险忧患意识薄弱、面临风险的应急意识缺失、有关风险意识的教育相对匮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分析了影响城市中等收入家庭风险意识和风险规避能力的因素,并试图从家庭、社会、政府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提升城市中等收入家庭的风险意识,增强其风险规避能力,离不开政府、社会、家庭三方面的全力合作,笔者希望借此研究呼吁社会关注城市中等收入家庭风险意识的基本情况,使他们能够建立科学的风险意识,正确合理地规避风险、应对风险。
其他文献
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纷纷以进入乡镇企业、到城市打工等形式向外流动,形成了浩浩荡荡的"民工潮".流动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绝不是简单的空间地理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助人为乐的光荣传统。新中国建立后,志愿服务、助人为乐的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作为志愿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志愿者队伍,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它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大批民工进城务工所带来的是大量流动儿童的产生。2008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迫使很大一部分民工返乡,其流动子女也随之返乡
学位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得到不断发展与进步,原有的村落状态也被不断打破与瓦解。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村落受到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击,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