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草青枯病是由茄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在国内的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普遍发生。近几年来,该病的发生和危害范围有向北方烟区扩展的趋势,在山东、河南及陕西等省均有发生,局部地区为害较重,已成为烟草主要病害之一。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不仅成本高、污染重、破坏土壤生态,而且造成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超标。因此,进一步筛选对青枯病有较理想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对于烟草生产及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针对烟草青枯病菌,主要进行了拮抗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发酵条件优化、发酵产物的稳定性及促生作用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稀释平板法从土壤中分离到87株放线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琼脂扩散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初步筛选和再次筛选,获得了对烟草青枯病菌拮抗活性较强的3个放线菌菌株。其中来源于临沂蒙阴县土样的Y23菌株发酵液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13.4 mm。Y23菌株除对烟草青枯病菌具有很强的拮抗活性外,还对多种烟草病原真菌,如烟草根黑腐病菌(Thielaviopsis basicola)、烟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nicotianae)、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e)等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2.对Y23菌株的形态和培养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细胞壁组分测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基内菌丝无横隔、不断裂、气生菌丝多分枝,孢子短杆状,表面光滑;细胞壁化学组分I型,糖型C型,表明该菌株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同时,在以16S rRNA序列为基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Y23菌株与9株典型链霉菌聚成一支,其同源性为97.9~99.3 %,其中Y23菌株的16 S rRNA序列与S. lavendulae的同源性最高,其同源性为99.3 %,但该菌株与S. lavendulae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将Y23菌株的分类地位初步确定为薰衣草链霉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3.初步研究了Y23菌株的发酵条件,确定了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单因素发酵试验和正交试验表明:碳源以1 %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以0.4 %酵母粉最好,无机盐以0.025 %磷酸氢二钾为最佳,种子液菌龄36 h,接种量6 %,发酵时间96 h,培养基初始pH 7.0,装液量为50 mL/250 mL三角瓶,发酵温度26℃,摇床转速200 r/min。这些结果对在生产实际中菌株的应用、抗生素的分离纯化及其产业化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4.以烟草青枯病菌为指示菌,测定了Y23菌株发酵液的稳定性。发现发酵液加热到100℃仍不丧失活性;在pH为3的1 mol/L的HCl溶液中活性没有明显下降,但对碱的稳定性较差,在pH为10时,其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制率下降了11.25 %;蛋白酶K对Y23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几乎没有影响。另外还发现Y23菌株发酵液在4℃条件下储藏稳定性更好。